第(3/3)页 刘卫东一看这师傅人不错,先给递上根烟。 “俺们公社遭了水灾,地毁了不少,我寻思要是发动社员上山采药,不也算多条活路吗?只是不知道咱这收药材有啥要求,价格咋样。” 售货员倒是真热情,给刘卫东找了份药材收购价格表。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刘卫东心满意足离开了采购站。 守着大青山能干的事儿太多了,现在还没开始联产承包,等政策下来,包山片种药材也是条致富路,他重生后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转悠到天黑,他找了家饭馆对付一口,推着自行车往一中走,理完发刮了脸,又换上了新衣服,刘卫东腰板都直了起来。 崭新的26自行车停在马路边,惹得不少过路的围观。 这年月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人有,可斜梁的26自行车却不好买。 看着路人羡慕的目光,刘卫东心里美滋滋的,媳妇要是骑上这辆车回家,看老丈母娘还咋讲究自己。 放学时刘卫东提前推着自行车到了校门口,虽然陈浩还跟在娄艳茹身后,可却没再纠缠她。 看着焕然一新的刘卫东,还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娄艳茹尖叫着跑过来,围着自行车转圈。 “当家的你把自行车买回来了?还缠了塑料带,这小金鱼也是你编的?” 可能是故意说给陈浩听,娄艳茹的声音特别大。 很快就有不少同学围着自行车问这问那的,刘卫东又从包里掏出了那块梅花表。 “媳妇,三转一响现在就差缝纫机没提货了,我看这回谁还敢瞧不起农村人。” “手表?进口的?这得多少钱啊?” “钱算啥?钱就是王八蛋,只要我媳妇高兴,花多少钱我都愿意,走吧媳妇,爷们带你下馆子去。” 在一群补习生羡慕的目光中,刘卫东骑车带着娄艳茹奔了北京路。 注视刘卫东两口子的人群中,就有神情落寞,气得直咬牙的陈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