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柳桐恭敬答道:“回老先生,正在读《大学章句》和《诗经》。” 老者微微点头:“根基之学,甚好。可曾习制艺?” 柳桐脸色微红,低声道:“家中…清贫,请不起西席,只是自己摸索,未曾正式学过八股文章。” 这时,一旁的四哥柳枫心直口快,插嘴道:“我五弟聪明着呢!要不是爹说匠户子弟科举无望,说不定也能去考个功名!”他说完才觉失言,赶紧住嘴。 “匠户?”那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重新打量了一下柳家这一行人,目光在他们身边那些显然是装着手艺工具的箱笼上扫过,“观诸位行止,不似寻常匠户。” 大哥柳松稳重,忙接口道:“老先生谬赞了。家父在京中御用监当差,蒙天恩浩荡,特许我等前往团聚。” “御用监?” 杜知县对老者低声说了几句。 老者听完微微一笑,眼中露出赞赏:“原来如此。柳师傅技艺超群,能得圣心,亦是尔等造化。”他话锋一转,看向柳桐,语气略带惋惜,“只是…可惜了。” 柳桐一愣:“老先生可惜什么?” “可惜你读书的资质。”老者缓缓道,“匠籍之制,虽保障技艺传承,却也埋没了不少其他方面的人才。观你谈吐清晰,根基尚可,若得名师指点,未必不能于科举一途有所进益。困于匠籍,确实可惜了。” 这话说到了柳桐的心坎里。柳桐低下头,袖中的手微微握紧。谁又甘心只因出身,就断绝了所有其他的路呢? 那老者似乎只是随口感慨,并未再多言,转而与杜知县低声讨论起学问来。 柳家众人歇息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准备继续赶路。 临上马车前,老者叫住柳桐,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本薄薄的、边角磨损的旧书,递给他:“此书乃老夫早年读书时的一些笔记心得,于制艺破题、承题略有浅见,或许于你有些许参考之用。相逢即是有缘,赠与你吧。” 柳桐又惊又喜,双手接过,连声道谢:“多谢老先生厚赠!晚生不知如何报答!” 老者摆摆手,淡然道:“读书明理,便是最好的报答。望你勿因境遇而弃学,将来或许另有缘法。”说完,便不再多言,闭目养神去了。 杜知县走过来相送,拍了拍柳桐的肩膀,低声说了一句“这位是礼部尚书徐阁老,你们能遇到也是机缘啊。” 柳桐一愣,施礼告别杜知县上车,紧紧抱着那本旧书,如获至宝。 车内,柳青的脑中,系统的提示音才终于完整响起: 【人物分析完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