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次接触就吃了闭门羹,三人有些沮丧。 周明性子急,差点要理论,被柳青拉住。他们在乡里的小饭馆吃午饭,向老板旁敲侧击地打听。 老板一听“篾匠李”和外面来的学艺人,就打开了话匣子。 “老李头的父亲那时候,确实有个外乡来的姑娘,手巧得很,后来好像闹得不太愉快,走了……具体为啥,就不清楚了,都是老黄历了。” 三人吃完饭再次去拜访,铺子已经关门了,等了许久也不见人来。有住在附近的村民对三人说“别等了,老李去省城亲戚家住些日子,十天半个月回不来。” 最终水泊乡之行无功而返。 柳青回来后告诉爷爷这事,生气的评价一句:“那篾匠李家的人真是奇怪,有什么不能说的,还躲开了!” 爷爷听了之后脸色严肃:“以后不要去那边了,咱们编柳的的确跟他们没关系!” 爷爷的反应也透着蹊跷。老人应该还有压箱底的秘密。 她晚上的时候又去了爷爷的宝藏地窖,在地窖里左查右看,看看有没有漏网的资料。 查看无果她坐到曾经学习的桌旁,抬头看到地窖的内门顶上是凹进去一个平台。 这个位置她从没注意。里面会不会藏了好东西?老一辈人喜欢把重要的物品束之高阁,最后可能自己都忘了。 柳青架起梯子爬上去。果不其然,发现上面不仅有东西,还是一个沉甸甸的柳编箱子。 柳青眼前一亮:“果然这里有宝藏,难道这是老祖宗的百宝箱!” 箱子顶上蒙了厚厚一层灰尘,应该被遗忘多年了。 柳青打开箱子,只见里面除了一些旧衣物,还有几本用油布包裹着的东西。 她搓了搓手,把油布包一层层打开,是一个带锁的小盒子。 柳青拿起带锁的盒子,沉甸甸的,看不出盒子是什么材质,但是很坚固,盒子上的锁扣已经锈蚀。 要不要去找爷爷? 柳青只思考了一秒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决定先斩后奏。 她把锁撬开,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几本纸张脆黄、边角残破的线装书,以及一枚用软布包裹着的、暗沉无光的铜扣。 柳青屏住呼吸,轻轻拿起最上面那本。是柳氏的祖谱,记载断续不全。 她小心翼翼地翻到中间几页,上面的毛笔字迹虽已模糊,但仍可辨认: “嘉靖三十七年,承宗公擢升御用监造办处,掌柳草编织…创灵龟献寿纹,上悦,赐帛” “崇祯年间,时局动荡,一支南迁避祸,至清河定居,技艺遂传于乡野” 柳青拿起那枚铜扣,擦去污垢,背面清晰地刻着四个小字: “御用监造”! 柳青立刻翻出随身带着的《柳编百样图》,再去看关于龟背纹的那几页笔记。 她以前只觉得奶奶的记录格外详细严谨,此刻才恍然,那些关于经纬密度、角度力道、寓意象征的苛刻要求,分明带着宫廷造办的严谨规制! 奶奶在笔记角落写下的仿古意、求雅正,原来皆有所指。 另一本,书名是手写的《柳氏编录》。里面的字是竖排繁体,还夹杂着许多绘图。 柳青翻到其中一页,只见页面隐约可见龟背纹的结构分解图! 虽然笔画古拙,但那独特的六角交错结构,与奶奶《百样图》中所记没有太大的差别。 图样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此乃嘉靖年间,先祖承宗公于内府承制仙鹤灯笼罩所创,寓万寿无疆,御用之物,慎传。” 所以,现在这还是个秘密。爸爸跟她都不知道? 爷爷应该是知道的吧! 柳青的手颤抖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