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距离大赛报名截止只剩五天。她必须尽快确定参赛方向。 “创新…创新…”柳青无意识地用手指描摹着书页上的纹样,脑子里却像塞了一团被水泡过的柳条,混沌不堪。 她知道大赛评委看重创新理念。周明的话在她耳边回响:“青姐,不能太传统,得像宏达他们那样,够新潮,够颠覆才行!” 她尝试在纸上画了几个天马行空的概念,流线型的椅子、极具解构主义的灯具……画完她自己都皱起了眉头。 这些冰冷的形式,脱离了柳条的温度和手作的痕迹,还是清河柳编吗? 那像李阿婆说的,拿出最精湛的传统手艺,编一个繁复无比的“百鸟朝凤”或者“万字不到头”大屏风?技艺上或许能碾压,但这算创新吗?恐怕在评委眼里只是守旧的炫技。 她被困在传统与颠覆的夹缝里,进退维谷。烦躁地翻动着《百样图》,那些曾经让她惊叹的纹样此刻仿佛都失去了魔力。 柳青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页并不起眼的纹样上。 缠枝纹,它不像龙纹凤纹那样霸气,也不如龟背纹、六角纹那样规整几何。它只是由纤细的枝条柔韧地缠绕、盘旋、延伸,连绵不断,充满了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奶奶在一旁的注解娟秀而简要:“缠枝绕蔓,生生不息,寓福寿绵长。” 柳青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想起小时候奶奶编的小筐子上,似乎就有这样的花纹。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细细临摹那流畅而富有弹性的线条。 “缠枝纹…”学编艺的时候爷爷的话犹在耳边,“老话里,这叫万寿藤。不光是看着吉利,在过去,编大家具,比如太师椅的靠背、罗汉床的围子,常用这纹样。你以为光是好看?那缠绕盘曲的地方,都是受力点,能勾连加固,让结构更稳当。好看的东西,也得有用。” 那时她没有什么深刻体会,那么多纹样,挨个体会完了得学到猴年马月。 现在爷爷朴实无华的话语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柳青脑中的迷雾!她猛地站起身,眼睛死死盯着图样,呼吸都急促起来。 “结构的装饰,装饰的结构…” 对啊!为什么非要二选一?为什么创新就一定要抛弃根本? 缠枝纹,这个源于自然、用于生活的古老智慧,本身就完美诠释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它的美源于其用,它的用又升华了其美。 一个绝妙的创意如同破土的春笋,在她脑海中疯狂生长。 她要让二维的平面纹样立起来,让装饰性的缠枝纹,真正变回它原本应该成为的三维空间结构!让它不仅是视觉的中心,更是一件器物力学支撑的核心灵魂! “我明白了!爷爷!我明白了!” 柳青激动得大喊出声,声音发颤,“我们不抛弃传统,我们要挖得更深!我们要做的创新,是让古老的智慧用当代的语言重新活过来!” 她立刻抓过铅笔和素描本,激动地将脑海中的构想勾勒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