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然环保,还有独特香气……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卖点!完全可以打造成高端系列!” 他随即递上一份计划书: “柳青,这是我做的初步合作规划。拾光文创愿意前期投入一百万,成立合资公司,你以技术和品牌入股,占股30%。我们首要任务就是深度开发‘流光柳丝’和这种‘古方柳编’,申请专利,进行规模化生产……” 计划书做得非常专业,市场分析、品牌定位、营销策略一目了然,前景描绘得极其诱人。张磊和周明在旁边看了几眼,都忍不住吸气。 但柳青越看,眉头蹙得越紧。计划书里明确要求“流光柳丝”技艺为合资公司独家所有,并且提出了明确的产量和盈利指标。 爷爷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拿起计划书翻了翻,指着“量化生产”和“专利独家”几条,哼了一声,没说话,但态度显而易见。 程诺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立刻补充道: “当然,细节可以再商量。我理解您对传承的重视,但商业化是让技艺活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的最好途径。我们可以聘请最好的设计师,把清河柳编推向国际舞台……” 他的话很有说服力,柳青也承认他说得部分在理。但一想到要将奶奶的绝技变成公司的独家资产,要为了产量而妥协质量,她的心里就堵得慌。 工坊里很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柳青。 她深吸一口气,将计划书轻轻推回给程诺: “程先生,非常感谢您的赏识和这份用心的计划。但是……对不起,目前阶段,我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合作方式。” 程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能告诉我原因吗?是条件不满意?” “不,条件很好。”柳青摇摇头,语气坚定, “是方向不同。我不想把流光柳丝锁进专利柜里,也不想为了规模而牺牲掉每件作品的独特性。工坊现在虽然小,但它能保证每一件出自我们手的柳编,都是不负清河柳编这个名字的。” 她看向爷爷,爷爷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她又看向周围屏息凝神的工友们: “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它关系到我们整个工坊,关系到愿意把手艺传给我们的李阿婆,也关系到以后可能想来学的每一个人。” 程诺沉默了片刻,终于收回了计划书,脸上看不出喜怒: “我尊重你的决定。但希望你不要完全关闭合作的大门,拾光文创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送走程诺,工坊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却又有些莫名的失落,毕竟那是一个看起来触手可及的辉煌未来。 柳青拍了拍手,打破沉寂: “都愣着干嘛?活还多着呢!周明,跟我去趟李家庄,看看他们村的柳林。张磊,把古方处理的流程标准化一下。王婶,那批新订单的底该起针了……” 她没有沉浸在拒绝的遗憾里,而是立刻行动起来。 程诺的计划像一面镜子,照清了她真正想走的路。 或许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必须踏实,必须对得起手艺和传承。 第二天,柳青就和周明走访了几个村子,最终与李家庄的几户农户达成了柳条直供意向。 她亲自下到柳林,教农户如何根据季节和树龄科学采伐、初步处理。 回程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周明忽然说:“青姐,其实昨天……有点可惜。” 柳青看着远处笼罩在暮色里的工坊屋顶,笑了笑: “不可惜。靠别人铺好的路,走得再快,也闻不到自己踩出来的泥土香。” 她加快脚步,她得赶紧回去。新的古方柳编系列,她已经有灵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