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开题报告,自然预算也就无从谈起。 就算开题报告批了,也不可能光是用国立那点经费。 国立给的,只够买点办公用品和给研究生发补贴和福利的。 大头还是要找企业。 尤其这种和计算机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虽然以前童永山没做过,但他也知道,做这玩意儿的研究,可是很烧钱的! 别的不说,现在深度计算和神经网络都是用GPU也就是显卡来做,买十块最新的TitanX,就要十万块,再算上主板内存SSD之类的,两三套服务器配下来,没有二十万根本打不住。 这还不算资料购买费,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然后,有了系统,得有专业的系统管理员吧?没有的话,光是组里这几块料,要谁维护系统? 聘一个系统管理员,一年又要二十万。 云计算服务,又是至少十万。 网络服务、期刊订阅、数据集购买、软件许可、开发工具和库,这些都得要钱。 电费之类的就不算了。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没有一百万这个项目连一阶段都做不下来。 当然,其中一部分钱是可以省的,例如系统管理员,找一个大三或大四的学生来,说不定一个月两千块都用不了。 但为什么要省? 童永山在迈国呆的时间长了,更是没有这个意识,觉得还蛮正常的。 “老师,如果还没有准确预算,我倒是有个想法,有家公司跟我挺熟的,正好想要涉足这方面,我可以尝试找一下他们,看看能不能拉来一些赞助。” 方豫的语气很平淡。 张畅一听,得,感情人家不只是学术过硬,还特么能带资进组。 原本还有点争取项目主导权的微弱想法,登时冇了。 “赞助?”童永山就算年轻时不通事务,这么多年熏也熏成老腊肉了,一听这俩字,就觉得不对。 自己现在岁数大了,总不会有女赞助人潜规则了吧? 童永山不动声色:“什么条件?” 方豫想了想:“可能对著作权和潜在的专利权有需求,但学术发表他们应该不会插手。” 著作权? 童永山沉吟了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