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谢瑛坐在锅灶前,烤着余温,扫了眼柴禾堆,又商量挖个土窑。 谢良粟疑惑地说:“土窑是做什么?” “能做的多了,先烧炭,度过这个冬天。” 穿成了古人,什么物资都缺,要熬过这个冬天,取暖必不可少,而木炭比柴禾经烧。 土窑不仅可以烧炭,还可以烧砖。 在原主记忆中,县城楼都还是土坯,估计只有大城池,才用的是石头堆砌的城墙。 土坯砖没有经过砖窑煅烧,不够牢固,堆的城墙,外敌很容易攻下,若改成粘土砖和水泥,普通攻城器械,损伤大大降低。 粘土砖材料简单,粘土经过煅烧即可,而水泥除了粘土,还需要石灰石和铁矿石。 铁矿石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而如今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找到了还不能私自开采。 如今土地兼并严重,官家内忧外患,已经顾不上底层百姓,怕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末年。 思绪远了,谢瑛被一阵冷风窜进脖子,又冻得打了个哆嗦,看了眼四处漏风的房梁。 这里不是黄土高坡,树木植被丰富,但到了冬天,空气也很干,大风一吹土墙墙皮脱落,空气中都是尘土。 谢良粟面露惊喜:“木炭烤着暖和,又经烧,要是我们自己烧出许多木炭,那寒冬腊月,阿姐和娘亲再也不怕风寒了。” 下午,谢良粟也不忙劈柴了,先在谢瑛的指导下,开始选地方挖土窑。 这时兵荒马乱,不敢走得太远,谢瑛把土窑选址在自家院子后方。 谢瑛用炭块在地上画了图纸,这炭块是烧火时,没有燃烧完全便储存起来的,比较残缺,取暖也烧不了多久。 谢良粟虽年纪尚小,干活倒是一把好手,早练出来了,扛起锄头,一两个时辰,就挖了一方小土窑坑出来。 姐弟俩忙到夜幕降临,谢家父母下工回来,院子里传来父母的呼喊声。 “小钗,良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