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贺定威严肃地道。 “姜团长和叶团长? 他们该不会也拿了300人换了炮吧? 那他们两个团岂不是只剩下几百人了?” 林正和瞬间明悟。 “没错。 这么好的条件,别说他们俩了,换咱们分区最强的主力团来,也不会拒绝啊!” 贺定威感慨万分。 “这倒是。 不过这样一来,杨团长这一把,就直接拿出了12门九二式步兵炮和2400发炮弹? 这也太阔气了! 简直是肥得滋滋冒油啊!” 林正和满脸唏嘘。 恨不能立刻冲到杨远山面前,抓住他的脖子问:杨团长,你到底是哪儿弄来的这么多火炮和炮弹的? 能不能带带我们? …… 吃完晚饭,并安排完各自团里的事,五台分区这三个团的团长、政委,一共6个人,就凑到了一起,商量杨远山给出的两个选择。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贺定威等人最终还是决定:选择杨远山的第一个提议,他们三个团,跟特务团炮兵营一起,去晋阳城那边。 他们倒不是怕死,不敢跟小鬼子第2旅团放对。 只是担心凭己方的实力,挡不住小鬼子这个旅团,会坏了杨远山的谋划,影响策应冀中罢了。 毕竟,他们三个团虽然现在有了大批装备,但战士们对这些装备的熟练度也还不够,很多战士的枪法也不行,还是不要跟小鬼子打消耗战的好。 计议已定,众人就各自散去休息。 …… 杨远山那边,他把政委周宪培和副团长詹海山,叫到了一起,把自己和贺定威等人商量的事情叙说了一番。 两人闻听他从人家三个团那边,弄到了900名老兵,俱都十分无语。 心道:团长啊团长,你是真能往团里划拉人啊! 不过他们随之也对后面的战事,多了几分信心。 有这900名老兵补充,特务团能恢复到战前至少八成战斗力了。 如果赵铁头和韩阳,能再从附近山村里弄点千把新兵回来,再加上周宪培在忻县和晋昌两县招募的新兵,特务团恢复到满编状态也不是不可能啊! 到时候,哪怕全团战斗力不能跟全盛时期比,但要收拾小鬼子一个第2旅团,应该也是十拿九稳了。 这时候,杨远山又说到了自己给贺定威三个团的两个选择,詹海山和周宪培顿时齐齐皱起了眉头。 周宪培当先开口: “团长,按之前的想法,咱们是要等雁北、绥南、五台等根据地同志都到了之后,再去佯攻晋阳城的。 现在只有五台的三个团到了,咱们手头的兵力还十分薄弱,就直接去撩拨晋阳城,是不是太冒险了些?” 詹海山也道: “没错,团长,我建议咱们还是稳扎稳打一点,先收拾了这个第2旅团再说吧? 到时候,我们团,再加五台两个团、358旅2个团,估计能凑个2万人,到晋阳城下,也能让小鬼子吓一大跳。” 杨远山叹了口气: “我就怕咱们能等,冀中的同志等不了啊! 他们现在,可还在小鬼子两个师团5万大军的扫荡下,苦苦坚持啊! 你们也都知道冀中的重要性,一旦这地方的根据地被彻底破坏,再想重建,可是要花费十倍、百倍力气的!” 他可是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一时期冀中根据地被彻底摧毁,最终直到44年,我军才有能力重建。 但如此一来,冀中根据地也错过了发展的有利时机,最终没能成为鲁东根据地那样实力强大的根据地。 如今,杨远山既然穿越一遭,当然想尽全力,改变这一结局! 哪怕自己的部队,付出些许牺牲,那也是值得的! …… 听他这么一说,詹海山和周宪培就不说话了,面上都露出凝重的神色。 他们也都是识大体的人,当然也知道:大局为重! 杨远山见他们两人的心情有些沉重,连忙开导道: “你们也不用太担心。 咱们只要叮嘱高远志他们,一旦发现小鬼子反击,就立刻向东撤离就行了。 有徐威的一营守在西岗山,小鬼子奈何不了他们。 咱们就用炮兵,跟小鬼子打一场麻雀战。 反正晋阳城那么大的目标,高远志他们的山炮就在几公里外开炮就行,我就不信,折腾不死岩松一雄这老鬼子!” “团长,你这是不是太乐观了? 咱们的山炮重量不轻,一旦部署,要想迅速转移,可是有难度。” 詹海山感觉杨远山想的有点太美好了。 “我当然知道山炮转移速度不会太快,所以这不是请五台分区的这三个团和358旅的那两个团,负责帮忙保护吗? 我就不信,有他们5个团在,还掩护不了高远志他们这几十门山炮?” 杨远山信心满满地回答。 两人见他已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也不好再反对。 周宪培只能提醒道: “团长,这个计划,我觉得咱还是给上级领导汇报一下吧。” “那当然,等贺团长他们作出决定,我就发报给领导汇报这件事。 顺便催催赵政委,关于第2旅团的情报! 这个旅团迟迟不到,也是耽误咱的事!”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