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人书,生死簿-《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1/3)页
    八月二十一。
    姗姗来迟的镇辽军主力终于抵达了幽州城,而后马不停蹄继续南下。
    一副着急忙慌的急行军模样。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暗中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这些混蛋竟然没走多远就又停下了。
    不问还好,一问就是仓促行军,军资调配出了问题。
    然后就是伸手跟州牧府要钱要粮。
    “你……你们无耻!”
    “州牧调拨了那么钱粮,足以养你们十年!如何不够?”
    面对州牧府来人的怒斥,负责军需的中军行军司马有些奇怪。
    “我何时说过不够?”
    “只是这军资往来调配,殊为麻烦,这一路又是急行军,出了点岔子也是正常。”
    说着,一脸郑重地表示。
    “你放心,只要后方的军资供应陆续跟上,大军即刻便可继续动身。”
    狗屁!
    要是你镇辽军的军资调配能力如此孱弱。
    早就被北边那些蛮族覆灭多少次了!
    州牧府来人心中怒骂,可明面上却无法有力的反驳。
    几次催促无果后,只能回去跟袁奉禀告。
    可他们没想到本该着急上火的州牧袁奉,竟只淡淡道了一句“知道了,随他去吧”,就将他们打发了。
    面对袁奉的不急不躁,一众州牧府属官满脸错愕的同时,焦急无比。
    他们大多出身周边各地世族高门。
    虽说以黄天军目前行军路线来看,似乎意在直取幽州,不一定会波及自家地盘。
    可这种事情谁敢赌?
    之前他们还能作壁上观,现在随着黄天军的不断逼近,眼看着就要烧到自家的地盘,他们如何能够不急?
    所以接下来他们话锋一转,竟是反过来劝谏袁奉为苍生黎庶计,尽快拿出钱粮,以此来保证镇辽军的‘顺利’进军。
    如此强烈的前后反差,袁奉差点被气笑了。
    不过在考虑到自己还需要这些人替自己装点门面,袁奉还是压制住心中的恼怒,选择了暂退一步。
    点头答应再拿出一部分钱粮。
    只是与此同时,他也表示。
    “为了请动镇辽军出兵,本州牧已经几乎倾尽所有,如今府库空虚,剩下的还需要你们也出上一份力。”
    不是?
    咱们给你袁某人效力,替你打工,怎么还要带资上班?
    一众州牧府属官有些傻眼。
    只是哪怕再是舍不得、不情愿,在如今这火烧眉毛的紧要关头,众人也不得割肉出血了。
    就这样很快汇聚了一大笔不菲的资粮送入镇辽军中。
    “如今钱粮军资已经到位,诸位可以出兵了吧?”
    看着州牧府来人脸上掩饰不住的急切,负责军需的行军司马一脸古怪。
    老实说,他有些被州牧府眼下的行动力小小震惊一下。
    ‘若这些家伙平日里也能如此齐心合力,保持这样的效率,别说是黄天军了,咱们镇辽军怕是也要敬畏三分……’
    中军行军司马心中腹诽。
    正苦苦思索着如何再编造一个理由拖上几日的时候,有军将突然走了进来。
    瞥了一眼新送来的那大笔军资,军将顺势冷冷扫过那几位州牧府来人,这才对行军司马笑道。
    “军资可备好了?”
    见行军司马点头,而后便道。
    “那就好。”
    “某这就上请中郎,请中郎即刻发兵!”
    你看,这就是诚信!
    钱粮到位,说走就走!
    几乎就在这笔钱粮军资运抵军中的半个时辰后,已经停留了两日的十数万大军迅速拔营。
    而这时,连战连捷、破城十数座的黄天大军裹挟着泼天大势,也已经临近幽州城百二十里之地。
    这百二十里距离,看似不近。
    可对于双方加起来大几十万兵马来说,已经算是近在咫尺。
    大战一触即发。
    ……
    八月二十四。
    赵牧的前军万骑跟李靖的主力大军完成了汇合。
    不过双方因此并未合为一部,李靖反而又调拨了两个万骑给赵牧,并且让冯参充当了赵牧的副手。
    至此,赵牧、冯参率铁骑三万游离于大军主力之外。
    八月二十五。
    寻到机会的赵牧,趁黄天军攻取阴平的关口,突然从侧翼引兵斜插黄天军后方。
    尽管黄天军早就已经有防备,可三万铁骑相较于原先的万骑,看似只是人数翻了三倍,但实际增加的战力又岂止三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战,黄天军再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损兵折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