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旧年沉冤-《我见公子多有病》


    第(2/3)页

    ……

    果然,慈宁宫里,太后娘娘在得知早朝上陆家闹起来的消息后,又动了场气。

    现下平国公府的案子已不是京兆府拖延不判的事了。表面上看着像是苦主东静伯府陆氏同皇上、三司杠上了。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并不是什么冤案昭雪的戏码,而是龙子夺嫡两党之争。

    早朝上因为东静伯喊冤,平国公府一案暂时搁置。皇帝又拿出了“不合我心意,放着再看看”的精神,期待着下一个背锅侠能接下此局。

    不过,不得不说,这任背锅侠严文宽严大人,是极出色且圆满地完成了他的任务。那道判词简直巧妙绝伦。苦主东静伯冲着“杀人者,斩”这个结果,也不会对京兆尹有太大的不满。而皇上又对于“继母无义,不以其为母”这番评断十分满意。

    即便将这结果和评断互换给对方看,双方似乎也挑不出大的毛病。东静伯总不能厚着脸皮说弑夫的继母有情有义,应以其为母吧?于是乎,现下他也只能拿着养恩说事儿。

    皇上这面更不能说“杀人者,斩”有什么问题吧。便是不懂律法的都知道个“杀人偿命”的道理。因此,只能竭尽全力自寻洗白之路。

    总而言之,严大人判得严谨巧妙,两方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两方又都不甚同意。于是,严大人功成身退,跳出了是非圈。只不过,这案子似乎又陷入僵局。

    秦主恩陪着他娘襄宁长公主在慈宁宫里好一番开解太后,连永治帝也陪着盘桓了许久。

    太后不是个不明事理的,相反辅佐两代君王,扶持幼主登基,一路披荆斩棘,实在是位少有的女中豪杰。

    她也明白,这事儿若真按早朝上皇帝的说法那么硬判,也不是不行。可,却后患无穷!京派会牢牢抓住这个把柄,今后时不时地闹腾一场。天长日久,那可就不是皇后德行有亏,她这个太后不慈了,而是皇帝不公,皇权受损!

    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好在严文宽递了个梯子,此案可不必定性为弑母大逆,只定普通的杀人之罪。太后、皇后的脸面都得以保全,而且还大有转还余地。如果操作得当,保方玉廷一命并不是难事。

    只是,再如何操作,最轻也得发配边疆流放千里,方玉廷这辈子前途尽毁。毕竟是娘家侄子,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太后娘娘当晚不免又哭了一场。

    可是,这世间的事呀,总是这样变化无常又波谲云诡。

    当太后娘娘好不容易说服自己认命接受了这样的结果,永治帝也再三权衡下欲让三司以“杀人,流三千里”对该案最终审核下判时,那一日,京兆府外的登闻鼓忽被人敲响……

    登闻鼓响,官府必须升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