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挪用银子赈灾-《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3/3)页
    再告诉那些百姓,每天十个铜板的工钱,外加一个红薯,一个玉米棒子!
    想做的欢迎,不想做的不强求!”
    “厂公,就算不给钱,百姓们也会抢着做啊!”
    “是么?
    那就……每天两个铜板,去吧!”
    船头的太师椅上,王立又闭上眼睛。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知道:乱民,其实都是大明的百姓!
    只要能填饱肚子,没人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这话,确实没错!
    但,这不需要银子么?
    正是有了银子,让剩下的大同和太原百姓填饱了肚子,这才成了顺民!
    但,杨鹤那家伙在陕西,空口白牙,干劈情操,竟然混得风生水起!
    据说,有一个造反的小头目,竟然被他招安了!
    尼玛!
    他一个银子都没有,拿什么招的安?
    更奇怪的是,被自己骗到陕北的山西籍百姓,竟然很少人回来!
    杨鹤那厮,到底拿什么养活了他们?
    佩服!实在是佩服!
    只可惜,我没杨鹤那样的本事!
    只能先斩后奏挪用银子!
    不过嘛……
    收了多少税款,除了自己和魏忠贤,没人知道!
    嘿嘿!
    六万百姓在耕作之余,平均每人每月帮我卷一支烟,这就是六万支!
    每月三千包!
    每包卖二百个铜板……
    不对,太贵了!
    每包一百个铜板,这就是三百两银子……
    尼玛!
    这是亏本生意!
    每人每月,平均帮我卷一百支烟,就是三万两银子!
    卖价再翻一倍,收入六万两!
    除去三千两的各项成本,除去代理商的利润,每月至少五万两银子入账!
    嘿嘿!
    浙江和福建,再开两个烟厂,运输成本更低!
    每月入账就有十五万两!
    哈哈哈!
    银子来得挺快嘛!
    啊……啊切……
    寒风吹来,王立打了个冷战。
    尼玛!
    这才九月中旬,怎就这么冷了?
    山西的局势,应该稳定了吧?
    要不,向朱由检提个申请,调到南方去避寒?
    他应该会同意吧?
    “厂公!厂公!”
    “额……什么事?”
    “厂公,辽东的李高发来密信:皇太极的主力骑兵,在九月初进入蒙古哈剌沁部,兵力大约六万!”
    “九月初?我去!
    这厮还真想暗渡陈仓?”
    王立蹭地弹起身:“袁崇焕有何动作?”
    “李高发来密信之时,袁督师的关宁军仍然驻在宁远和锦州!山海关,仍由袁督师的副将朱梅镇守!”
    这样啊?
    事情不太妙啊!
    自己与袁崇焕都曾上书,但长城以南的遵化、蓟门、三河、通州与京师,只有不到五千军队驻防!
    如果,皇太极真的越过长城,沿着这条路直逼京师,朱由检恐怕要提前上煤山了!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否走过这条路?
    大概,或许,应该,可能……没有走过吧?
    嗯,应该没走过!
    要是皇太极知道这条路,哪需要吴三桂“冲冠一怒”开关降清?
    难道,历史真的改变了?
    唉!顾不上这么多了!
    “刘冬!山西交给你全权负责!
    不得有民变!
    把烟厂给我搞好!”
    “诺!”
    “如果水位继续下降,不论用多少炸药,也要把整个桑干河截断!
    一定要确保红薯和土豆的丰收!”
    “诺!”
    “如果没让我失望,“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你的了!
    再赏银万两!”
    闻言,刘冬面色大喜:“多谢厂公栽培!属下绝不辱命!”
    “很好!”
    王立没敢有半刻停留,大船日夜不停,直奔京师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