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6-《航海霸业之古帝国的崛起》


    第(1/3)页

    巴西橡胶类产品年均销售额便达到了万达特,虽然看似没有糖类销售额139万达特这样恐怖的数字,但其惊人的附加值却是后者远远无法相比的!

    除此之外,巴西的可可、大豆、棉花、玉米、水稻等产品也远销欧洲,尤其是可可,弥补了茶叶供给的不足,很快成为上流社会的新宠。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零点看书

    这一切,都印证出科尔特斯总督的不凡功绩。

    塞拉弗详细调查了归附印第安人,尤其是图皮-瓜拉尼人的生存状况。根据他的了解,加上情报的信息,得知整个总督领自1526年“印第安相关法”实施后,批准有保护区21处,保留地7处。而在新建移民区附近,被妥善迁移的部落有100多个,可惜因为接触感染疫疾等灾难,这些部落几年内共死亡1561人,占据其人口的将近三成!

    新旧大陆的交融,看样子必须在这种反复的感染及生与死的较量中完成。

    不过这却是最好、最温和的融合方式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做法是杀光印第安人,以黑奴替代,或者干脆围住印第安人的村镇,投一两具天花感染者的尸体进去……

    塞拉弗还饶有兴致地过问了塞古特当地渔政部门首先提出的为印第安家庭提供“米塔”贷款的事迹。这采用的正是从印加偷学来的“米塔”劳役制度,做出了一定的改动。他们规定,印第安人凡满15岁身体健壮者,不限男女,皆可登记参加米塔,为股份制大农场提供临时性或长期性劳力,按照工作成绩、时长和表现综合统计,来确定贷款的本金大小、还款期限和利息多少。

    一般表现较好的季节性米塔,全家10人以上工作,可以为之贷款购买“库巴库”一艘,仅收船只成本190达特,不计息,15年还款期,每月只需还1个多点达特金币。

    扣除税费缴纳和还款,即使收成普通的渔民,年均入账也有80达特左右,足够全家老小的生活开销。

    这样,一方面鼓励了印第安劳力投入到集约化农业项目里,解决了农场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不足,同时也为印第安家庭办了实事,为他们置办了可能他们永远也买不起的大型生产工具。

    在王国的领海上,塞拉弗的确没有见到像塞古特地区这样渔船穿行如梭的场面,虽然这里并没有天然渔场,但捕鱼技巧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并非难事,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有了先进的帆船,以及先进的渔网……

    塞拉弗对此大加赞赏,不过在他详细了解后才愕然发现,这其实并非总督的授意,科尔特斯才不会管这些小事,主管经济工作的爱琳,也没有这样的眼力。实际上,负责渔政的主管本身就是加勒比族印第安果然是走过的桥,比人家走过的路还多的女人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贝拉这样的人吧?

    见多识广了之后,随便一条主意,都够别人受用不尽!塞拉弗和索尼娅相视而笑,心里对贝拉这个教育局长不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