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被解救的法瓦兹商团-《航海霸业之古帝国的崛起》


    第(2/3)页

    “租借以三年为期,三年期满不愿意留下的可以离开,愿意留下的你们也不能强行带走。”麦哲伦说道,“当然,租借期间的薪金由我方支付。”

    赫伊里站起来举起手,满面诚恳地鞠了一躬,“我向您道歉,大人,现在我终于看到了您的诚意与友善,您与葡萄牙人并不一样,至少您愿意和我们讲道理。”

    “那么,那些印度的船匠和技师,什么时候能到,顺便说一句,护卫船队仍旧会将你们送到马六甲港,但那里现在已经改由公国来统治。”

    “你们击败了葡萄牙人?!”

    “是的,如果算上这一次的话,就必须用复数了。 欢迎您!”

    “感谢真主的恩赐!”赫伊里全心全意地祈祷了一番,这才又张开了眼睛,“抱歉,大人,我并没有说过用印度的技师来交换,也许您听说过大明国的造船师傅。”

    麦哲伦微微一惊,他端起杯子来,假装喝了一口水。“是的,中国人,他们都很厉害!”

    “没错,大人。”老头儿的表情得意起来,“他们的技术要远远好过欧洲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原先我搬到特尔纳特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印度人的造船术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顶峰,不过我的叔叔常年在印度洋上贸易,他当即纠正了我。他说只有中国人,才能造出举世瞩目的船只。”

    麦哲伦看着他的样子,略有点不解,“赫伊里先生,我只听说过中国出产黄金和美丽的丝绸,而现在这片海域内的中国船,我看也非常普通,他们至多两桅,而且也没有装配大炮。”

    老头儿听到这话,几乎要跳起来,“您不能这样说,大人!您不了解,这些明国技师,简直比亚述王萨尔贡的工匠们,或者阿拉丁的神话更神奇!他们的老师傅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只要穿着紧窄的袍子、拖一双麻布鞋、背着手,拿着一根尺子在船场上绕上几圈,很快就能让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吆喝起号子,一艘式样别致、坚固耐用的船只就做好了。我甚至看见过他们用来测试手艺精巧程度的办法,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或者铁铆,就造起一艘船来!比任何用图纸运算的方法都要管用!”

    麦哲伦尽力地皱起眉头,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整个欧洲,如果说葡萄牙人的造船技术不能称作第一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任何人敢称第一。到了这里,在察看过印度出产的帆船之后,他同样赞叹不已――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可现在,这个阿拉伯商团团长,竟然用这种夸耀般的口气说起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这不能不令他感到疑惑。

    “看样子您对中国人有独特的好感……”

    赫伊里看了看他,脸上重新恢复了波澜不惊的表情,“我老赫伊里在苏丹陛下的御前也是很有头脸的人物,这辈子我见过的东西多了,已经没什么能让我这么失态。也许您不相信,大人,中国人救过我的命,那是在三十多年前,在一次印度洋的巨大风浪之中,我的船队覆没了,我的座舰是艘中型阿拉伯三角帆船,能装100吨货,在那个时候是很了不起的。飓风太强了,我们的祈祷也难以平息海神的怒火,而我又舍不得抛弃舱里的物资,所以眼看就要翻沉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也许今天您就看不到我和我的商船队了,不过就在那危急的关头,我们的船员像发了疯似的狂叫起来――于是我朝惊涛骇浪里望去,真主在上!”

    老头的脸扭曲起来,手势激动地挥舞着,那种令麦哲伦也感到动容的惊悸与好奇,让这位少将阁下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