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上第一个球王中国人李惠堂-《巅峰球坛》
第(3/3)页
诚如李惠堂所言,上个世纪20年代确实为中国开展足球运动的黄金时期。国内学校,无论公私大小,无一处不有足球赛。各个体育机关,宁使其他运动不开展,足球是不能放弃的。中国足球在远东首屈一指,连年夺来各种荣耀的冠军,便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人们的心理都要做足球运动员(球星),夺取锦标而受万众的赞扬敬仰。这种崇拜球星的形态,已经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人们对於足球明星的崇拜,也感染了一些球星。在赛场上,一些盲目求花样而影响比赛的球星也开始出现。李惠堂刚刚抵达上海时,发现当地的球星只顾卖弄技巧,追求个人盘带,有些甚至为了获得观众的叫好,将球踢向半天空,恨不得10分钟都不落下来。如果是现在,这些只会带球不会传球、不给队员传球的队员,肯定会被教练轰下场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盘带过人就能被球迷认可,因此,一些球星自己带球过了一个对方队员还要过下一个,不管横向还是纵向,这种没有配合,没有大局观念的踢法让李惠堂深感足球观念改变的重要。在李惠堂的带领下,上海球队的球风得到了很大改观,使国内球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足球场上,能够被对手重视固然重要,而同时被对手敬重则更显出个人的魅力。李惠堂,就是一位既被对手重视又被对手敬重的球员。李惠堂认为,足球这项运动,儿童练习起来较易入门,而儿童练习足球,必然要从踢小足球开始,待到控球技术熟练後,再开始练习正式足球。同时,不要踢高球,要学会用两只脚踢球的训诫,今天来看,同样是先进的技术慨念。
李惠堂可以说是球场上遵守体育道德的典范,即使对方队员有意识的犯规,李惠堂都能够容忍,甚至有时是非常严重的伤害性犯规。在国外的一次访问比赛中,对方一名球员故意严重侵犯李惠堂,导致李惠堂小腿胫骨骨折。按照当地的法律,只要李惠堂控告这名球员故意侵害自己,对方就会面临牢狱之灾。然而,在警察主动到医院找李惠堂核实情况时,李惠堂竟替对方队员打掩护,没有向警察投诉对方。得知这一举动,感动的那名外国球员手捧鲜花前来负荆请罪,而李惠堂因此更受人尊重。
一般来说,1930年代之前,中国足球水平为全亚洲之冠,他居功厥伟。而至今中国兴盛之足球风气实起始他于1929年所提起的“足球即中国国球”的概念。
1950年代,李惠堂退休转任教练,继续于香港和台湾两地从事推广足球活动。战后定居于香港的李惠堂,不但让足球成为香港最风行主流运动外,也经常客居台湾并带动当地足球风气。1954年与1960年两届亚洲运动会中,他亦以教练身分率领港台两地联队击败日本,韩国等强敌获得冠军。除此,他晚年协助创建的台湾木兰女子足球队亦于1970年代末期与1980年代初期称霸于亚洲。
1994年9月,广东省五华县县政府将李惠堂祖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房舍内举办《球王李惠堂》小型展览。而该地点,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也成为该县的最主要旅游景点。
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与贝利(巴西)、马修斯(英格兰)、斯蒂法诺(西班牙)、普斯卡士(匈牙利)齐名的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