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兴听完大舅哥的问话,心里暗想,到底是个明白人,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于是点点头,表示心中确实这么考虑的。 糜竺便接着说道:“此策可行,但吾窃以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秉承先民后军的思想,从民用船只和水上商队开始着手,等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建造适合水战的大船,然后将有经验的水手逐步向水师转变。” 赵兴对于水上贸易和组建水师思考的不是一天两天,听到糜竺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点点头说道:“兄长此言甚为中肯,组建水师之事确实不宜操之过急,倒是我先前有些急躁了。” 糜竺又说:“虽然当以民用为先,走出第一步。但考虑到今后晋国水师要东渡辽东、三韩和瀛洲开拓地盘,所以这水师的组建却不能落下,不妨在青州东莱、徐州东海等紧邻大海的州郡招募水性好的青壮,先扮作普通水上往来的船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待到战船成规模的制造出来以后,便摇身一变,成为水师。” 赵兴点点头说道:“兄长的想法稳步妥当,确实不失为水师发展的良谋,奈何如今吾手下良将云集,却都是惯常于马上驰骋,竟难觅一位智勇兼备、熟谙水性的将领统管此事,真是让人愁眉不展。” 糜竺笑着说:“国昌手下并非没有合适之人,只是你忘记了他的出身,倒是将其作为一员马上的骁将来看待了。” “哦,竟有被吾遗漏之人?”赵兴不由得摸摸鼻子,表示出很纳闷的神情。 “方才吾曾言到,青州东莱、徐州东海等地紧邻大海,多有善于水上生活之人,国昌麾下骁将太史子义便为东莱黄县出身,想必对于水上的往来并不陌生。”糜竺提醒赵兴说道。 赵兴见糜竺提的竟然是太史慈,顿时一脸的苦笑,竟然坐在马车之中半响没有吭声。 赵兴的心里正开着一场批斗会呢!今日若不是碰巧路过水师提督府门口,恰巧大舅哥糜竺又好奇心重多嘴问了一句,他的水师提督人选还不知道要难产到什么时候。 正如糜竺所言,太史慈可是生长在东莱今山东烟台,从小就在海边见惯了大风大浪,若不是赵兴动手早挖了过来,太史慈以后也是孙坚手下一员猛将。而东吴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水军!既然历史上太史慈能在东吴担当大任,自然在水战方面也不差劲,也许治理水军方面没有甘宁、凌统、周泰、徐盛等人名气大,那不过是因为太史慈英年早逝罢了,可不代表他治理水军的能力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