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幸福-《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现在村里不赋税,今年大家的粮食收成比往年要多十倍,在加上泥石的收入,核算了一下,到年底村里基本户户都是小财主了。

    村里三十多户人家,今年种植秦轩的良种水稻差不多有两千亩,产稻谷差不多四万石左右,秦轩出去每户的留种和口粮,剩下的秦轩全部都按每斗二十文收购。

    估计到年底,每户能分到的米麦钱、泥石钱、牙粉钱差不多不多加起来有四百贯,要知道往年一户好点的收入个五贯钱左右。

    现在一年的收入顶以前的将近八十倍,难怪秦轩进了村子里,看着村里人的气色都不一样了,仿佛每个村民的脸上都写着“幸福”两个字。

    自从冯家沟有了泥石作坊,村里没结婚的小伙子可是吃香了,外村看着冯家沟慢慢富了起来,村里盖的房子比城里的还漂亮,整个村子都是泥石路面,那个不羡慕?

    外村家里有女儿的都托人给找个冯家沟的青年,不过冯家沟也就那么多人,所以媒婆是挤破了头的往冯家沟跑。

    知道这些情况,秦轩心里也很高兴,真是应了那句俗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人寻”

    还有就是村里已经收购了不少松香,冯家沟人少,大家商量后就把这个活计给了临近的村子。

    秦轩要制作肥皂,以后松香用量不小,刚好山里松树很多,就把这个事情安排给了冯大山,可是村里有泥石作坊,还要种田,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收割松香。

    冯大山和大伙一商量,村里抽不出人来干这个活计,所以就安排给了临近的村子。

    附近的村子有了这个活计,怎么也可以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大家一有空闲,就去山里收割松香,目前收了有几百斤松香了。

    等再过一阵天冷了,也就收不了松香了,不过目前这几百斤这个冬天应该够秦轩用了。

    这个还要看秦州那个吐蕃的皮毛商人收购的动物油脂有多少,真正要开始大批量的制作肥皂,估计还是要等棉籽榨油了。

    村子里冬天是最忙的时候,冬天没有什么农活了,全村的劳力全部都投入到泥石作坊,为夏天储备泥石。

    泥石的收入是按有劳动力的人头分红,不是按户分配,这样就免去了纠纷,利润的七成用来分红,三成留在村里作为发展使用。

    随着泥石的传播,泥石的使用量多了起来,现在外围的工作如采集石灰石、石膏等都是雇佣邻村或者别处的人来干,村里的人基本都是在泥石作坊里。

    泥石作坊里都是村里的人,这样可以暂时防止别人学走泥石的配方,不过被人学走也是早晚的事情。

    生产泥石的窑口专门盖起了围墙,外村的人是不准进入作坊内部的,而且泥石的配比只有两个人知道,这也增强了泥石配方的安全性。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