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血与火的开端-《醉迷红楼》
            
            
            
                
    第(1/3)页
    神京东市。
    今日的东市,虽然一如往常的繁华热闹,但总归,还是多了层异样的气氛。
    下午未时初刻,百数十名身着官服的人员,鱼贯而入,流入东市各大门铺,商号,酒家。
    这些官员,与昨日来收商税的那些人不同。
    可以看出,这一批是真的商税司的官员,文弱许多。
    他们拿着一份份税表收据,挨门挨户的进行商税统计,收纳。
    与昨天一般,进度都极快。
    但与昨天又有不同。
    昨日,赵靖等人刚一进门说明来意,掌柜的就会打发伙计给个百十两银子打发走人。
    而今日,掌柜的都会本本分分的拿出账簿,一五一十的进行报账,然后纳税。
    这一切,都在沉默的气氛中进行。
    收税的官员没有什么笑脸,交税的掌柜的,也没什么热络。
    到了申时末刻,东市数百家商号、门铺的商税全部收纳完毕。
    百数十官员,收工出了东市,回到了商税司衙门。
    继而,绷了一天的脸上,终于多了无比灿烂的神情。
    “老天爷!!”
    看着只一个东市收上来的税银,商税司的官儿们,一个个眼冒金星。
    二十八万两!
    这……还只是一个东市,一个月的商税啊!!
    曾几何时,大秦国库里一年下来,都剩不下一百万两银子。
    有时,甚至连二十万两都没有。
    这是什么概念?!
    倒也有冷静的,言道神京东西两市,是这世上最大的坊市。
    除都中之外,别的地方就没这样夸张了。
    可是,这依旧难挡众人的热情。
    虽然江南之地的坊市也没神京东西二市大,可他们富庶啊!
    商号如云,门铺如雨!
    这要收下去,一个月的商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怪道朝廷里为了这件事,闹的这般惨烈……
    还有上了年纪的,回忆起前明末期,崇祯皇帝也开商税,他收上来多少来着?
    是三十两,还是五十两?
    且不说他,只说那爱银财爱到骨子里的万历皇帝,为了收商税,派出中宫内监,四处搜刮,惹出了多少乱子,最后也不过只收回了十多万两……
    那个时候的商人,可不比现在的穷啊!
    嘿!
    前明亡就亡在这些人手里!
    念及此,再看看今日的成绩,商税司的人顿时升起一股为国敬忠立功的自豪感。
    管事的官儿将这一数字写在折子上,送进宫里去了……
    ……
    神京西城,务本坊。
    杨家书房,山草斋。
    相比于喜气洋洋的商税司,杨家书房内,气氛就无比压抑沉重了。
    前内阁次辅杨顺,礼部尚书宋星河,工部尚书秦济楚,理藩院左侍郎周自恒,四位衣紫巨头端坐堂上。
    俱面沉如水。
    莫说宋星河、秦济楚和周自恒等人,就连杨顺,都万万没有想到,隆正帝会吐出一个“准”字。
    为官数十年,大半都在苦熬中。
    将将时来运转,得遇重实务的皇帝,本该大有一番作为,不负平生抱负。
    却不想,这运道却戛然而止。
    一个区区“准”字,就葬送他们这一党,所有的声势和力量。
    若说不后悔,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朝堂上,当场就有人落下泪来。
    若不是到底还要些颜面,怕是当场就有人反悔。
    即使如此,今日脑子一热跟随他们出列的官员,也少不得有人往宫里递“请罪”折子。
    希望戴罪立功。
    寒窗苦读十载,到头来,所为的不就是一个官儿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