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王八羔子!-《醉迷红楼》
            
            
            
                
    第(1/3)页
    宫里贵妃诞下哑儿,王夫人再入佛堂,这两件事在贾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震荡。
    甚至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对于王夫人再次回到庵堂礼佛,贾母对家人的宣告是:
    为了给贵妃和小皇子祈福,太太决定诚心礼佛,闭门苦修。
    何时诚心感动佛祖,让小皇子能开口说话了,她才再次出来。
    对于这个理由,每个人都能安然接受。
    尤其是贾政和贾宝玉……
    一个心痛于小皇子是哑人,一个则依旧沉迷于风花雪月……
    贾环说的很准,只要王夫人没有吃不饱穿不暖,依旧受着锦衣玉食的供奉,那么贾宝玉真的不在乎她在哪里礼佛。
    倒是薛姨妈、薛宝钗还有林黛玉等人有些猜测。
    毕竟那日,贾环走时脸色难看之极。
    以他的脾性,又怎会轻易了之?
    只是薛姨妈极聪明,不会自寻烦恼。
    对于她那个姐姐,她劝也劝了,说了说了,却没半点用。
    原以为上回礼佛几个月,总该想明白了。
    谁知道,没用多长时间,就又犯糊涂了。
    这让薛姨妈一个妇道人家又能怎样?
    薛姨妈都不理论什么,薛宝钗和林黛玉史湘云等人,更是一心向着贾环,对那些事,视而不见。
    都道天家无情,豪门又何曾有太多的亲情?
    也就出了贾环这个异类,才改变了这座豪门的一些气象。
    但,也只是针对自己人。
    若王夫人没那么作死,好生当她的老佛爷,那么兴许贾家人还会念着她的好。
    可她屡屡生事,给贾环添麻烦,和他作对。
    纵然大家明面上不说什么,可心里难免有意见。
    再加上贾母下了严厉的封口令,不许任何人乱嚼舌头,有触犯者直接打死,所以,不管是做主子的,还是做奴才的,大都只心照不宣,不去说什么,只当没这回事。
    而相较于贾家内部的平静不起波澜,贾妃诞下哑人皇子一事,在都中却掀起了极大的波澜。
    如今皇位已定,但皇储之位,却早已名存实亡。
    但凡明眼人,都看得出咸福宫那位,只是在苟延喘息。
    如今只是因为没甚证据,且这二年天家惨剧不绝,不好再大动干戈,才容那位继续坐着东宫之位。
    不过,也只是这几年了。
    要不是皇五子赢昼太过不堪,非人主之像,甚至大家这个时候都可以断定,最多三年,赢历就要玩完。
    所有人,都在等待,除却咸福宫的那位和赢昼外,“皇长子”的出生。
    可以说,这个“皇长子”,至少有八成希望,登临大宝之位。
    而贤德妃的母族身份,又将剩余的两成,补上了一成半。
    她这个时候诞下皇子,差不多就应该敲定了皇储之位。
    若非如此,一皇妃生子,不可能劳皇后亲临侍奉。
    然而,任谁都不曾想到。
    贾妃所诞之皇子,竟是哑人……
    只此一条,就绝了这位小皇子成皇之路。
    所谓帝王至尊者,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若是连口都张不开,还怎么言出法随?
    只能说,天意弄人!
    无数人,为之惋惜。
    当然,也有更多人,为之庆幸。
    贾家已经够风光了,若再进一步,锦上添花,那除了天家皇族之外,贾家就是大秦第一家族。
    其他人,谁还能奈何得了他?
    万幸!
    还有不知多少人在暗地里笑话贾环,为了隆正帝做了那么多事,立下那么多功,结果到头来,却落下这个下场……
    这些人都以为,贾环之所以这般力挺隆正帝,就是打算让贾家从勋贵之家,变成后族!
    后族,不只是一个称呼。
    这象征着,后世帝王的血脉中,都有后族的血脉。
    在这个血缘至上的时代,哪怕只看在这一点上,只要后族不自己作大死,想着操控自家外甥,当太上皇,或者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那么后世之君,多少都会维护后族的体面。
    至少,保一族富贵无忧,是能做到的。
    这比一个世袭爵位还要尊贵。
    况且,贾家本就是军功起家的武勋家族,有国运护身。
    若再加上一个后族的名分,那么贾家就真能做到与国同戚了。
    这便是许多人推测出的,贾环不遗余力相助隆正帝的缘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