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醉迷红楼》
            
            
            
                
    第(1/3)页
    从蘅芜苑出来,贾环就渐渐冷静了下来。
    待过了石港,踏过蜂腰桥,走进枫树林前,贾环顿住了脚步。
    他觉得,他可能错怪了薛宝钗……
    道理很简单,以薛宝钗的聪慧,不应该会犯这等低级粗浅的错误。
    尽管自被小吉祥撞破好事后,她似乎总是在躲避这样的事。
    可她绝不会像他之前想的那般不堪……
    况且,她对史湘云,其实很好。
    只是,回头看看已经渐远的蘅芜苑,贾环终究没有再折返回去。
    他觉得,他和薛宝钗间多少还是有些问题。
    他就绝不会和林黛玉或者和史湘云发生这样的误会。
    想来,是因为前世读书时留下的一些不好的印象,并从他的心底清除干净……
    对于薛家母女,他从心底深处,还保持着一点点芥蒂和防备。
    这种芥蒂和防备寻常时并无影响,可到了要紧关头,却极容易产生误解。
    只是,这也许对薛宝钗有些不公……
    贾环叹息了声,因为她或许对别人不甚看重,也可能会漠视别人的生死,但她一定是在乎他的。
    这一点,贾环可以肯定。
    念及此,他心中有些愧然歉疚,打定主意,待弄清误会后,明天一定好好去赔个情。
    轻舒一口气,将心中的郁闷吐尽,贾环大步朝云来阁方向走去。
    ……
    贾环顺着大主山脚下枫树林边的小径,一直走到暖香坞路口处,犹豫了下,贾环还是拐了进去。
    昨夜,小惜春也被唬坏了……
    顺着小径行走了几步,可见一门牌楼竖在正中。
    上面凿着“穿云”二字。
    进了门楼,回首再望,内里则凿着“度月”二字。
    再往里走,则是一处夹道,穿过夹道,变成了游廊。
    游廊外是一片花池,花池内,红蓼花深。
    暖香扑鼻。
    “三爷来了?”
    游廊中间,穿过一间小小厢房,厢房内点着明灯,一个婆子坐在门口,负责守夜。
    看到贾环走来后,忙起身行礼。
    贾环点点头,看着那婆子,道:“李嬷嬷,你孙儿可还好?”
    李嬷嬷是贾惜春的奶妈,贾惜春自幼得她服侍喂养。
    她也是可怜人,合家就她和她孙子两人相依为命。
    她孙子出生时还遭了罪,十七八岁的孩子,智力却和五岁差不多。
    又不能跟进贾府做事,因此每次李嬷嬷做活,都要将他困在家里,锁住。
    好人都要被困坏,何况是她那孙子,智力也就愈发成问题了……
    后来贾环为了让她多笑笑,照顾好贾惜春,便提议让她孙子去城南庄子上做事。
    还不错,人虽木讷呆滞了些,可干起活来,也老实本分。
    后来听说跟着王庄头的儿子王成在养驴……
    故现在贾环有此一问。
    主要是,李嬷嬷现在看起来,和几年前的光景大为不同了。
    当年看着她,脸上干瘪没肉,半点笑容都没,眼神里满是压抑和愁苦怨恨之色。
    也正是这个原因,贾环才不放心让她带贾惜春。
    但是现在,老嬷嬷不说油光满面,也算得上是红光满面了。
    眼神里也没有那些负面情绪了,满是笑意和满足。
    或许因为知足者常乐,所以她才会在大晚上一个人守夜时,脸上还有些笑容。
    可想而知,她的日子过的不错。
    果不其然,听到贾环的话后,李嬷嬷连连点头笑道:“好,好!
    都是托三爷的福,给他寻了个好营生,还那么关照他。
    他那样儿的,也不被人欺负,也有人陪伴玩耍,整天高兴的不得了。
    还……还在庄子上被一个好人家给相中,快要成亲了,呜呜……”
    李嬷嬷当真是喜极而泣,说到最后竟说不出话来,干脆跪下给贾环磕起响头来。
    贾环忙道:“嬷嬷快起快起,这些年你将四妹妹照顾的这么好,我心中也甚是感激。
    只不过做了点小事罢了,哪里值当如此。
    再说,你那么大把年纪,给我磕头不像,快起来吧。”
    李嬷嬷闻言,这才站起身来,掏出一块麻色帕子擦了擦眼泪,歉意道:“瞧我这老货,真是个老厌物……只是,心里实在太感谢。
    三爷您放心,老妇以后的日子,一定用命来服侍姑娘。”
    贾环呵呵笑道:“不需如此,尽心长久的服侍就好……对了嬷嬷,四妹妹睡了吗?”
    李嬷嬷闻言叹息了声,摇头道:“还没有……就昨夜我轮一天休,去城南给石头谈亲事,却不想就出了那些事。
    入画那丫头真是胆大……唉!”
    贾环笑道:“不碍事,她也是听命行事……李嬷嬷继续辛苦会儿,我先进去了。”
    李嬷嬷忙道:“三爷快去吧,偏我这老货啰嗦……”
    贾环点点头,又往里行去。
    游廊的尽头,可见一座厦屋,门上有一门匾,上书暖香坞三字。
    因为房屋主体位于大山中,被两侧山脊所包饶。
    冬天风雪吹不尽,夏日又在山阴中。
    真真是冬暖夏凉之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