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猫的失踪(上)-《地煞七十二变》
第(2/3)页
轰隆隆~一阵大风平地而起,蛮横地碾过港口,硬生生将决堤的人潮摁倒在了原地。
有个目力好的汉子,半途瞧见了大船蹊跷,他比旁人聪明些,晓得人群拥堵,若往后挤,短时间脱不出身,便反其道而行之,往前寻出路,眼看离了人群,没待欣喜,那忽如其来的大风顿将他掀翻作了滚地葫芦,天旋地转里,耳边只听得风声、叫声与“咯吱吱”的船板在大风与惯性的角力下发出的哀鸣声。
待到风息声静,他已一路滚到栈桥上,好险没跌进海里。在眼前,一艘船轻缓地驶进泊位,将将好停驻在了栈桥边,溅起的些许水珠带着浓郁的海腥气与刺鼻的腐臭味儿。
汉子怔怔着抬起头来。
在他眼前的,是一张又一张惨白的脸,是一双又一双灰败的眼珠,头发如水草凌乱交缠,把一个又一个死人密密匝匝挂满了渔网,而大渔网后半截仍拖在船后,挂着更多的尸体隐隐约约在水下浮沉。
汉子僵住了身子,嘴唇开始哆嗦,眼里蓄着泪。
“爹!”
人在害怕时,喊娘的虽多,喊爹也不算奇怪。
可紧接着,那汉子往地上重重一磕头,冲着渔网另一处,喊了一声“阿爷”,再一磕头,叫了声“二舅”!
瞧得身后正踉跄起身的人们好生迷糊。
只听过哭爹喊娘,何曾见哭爷喊舅?
也在这时。
城隍府一行终于有了动静,却是乐师们开始奏乐,凄凄箫唢,幽咽管弦,奏的不是什么恭迎大人物的喜乐,而是人们在街头巷尾听得耳熟的,每逢清明、中元呼唤亡人的哀乐。
汉子还在磕头,有相熟的认出,此人是个船上求食的水手,不仅是他自己,一大家子都是,只不过也不知是否得罪了龙王,这些年亲人相继失陷海波,家中成年男丁几乎剩下他独苗一个。在场人们见他流泪呼唤不止,渐渐有了猜测,再瞧着青天白日的没有邪祟迹象,更兼有城隍府的麻衣师公们在场,都按下惊惶,细看那网上悬挂的尸体。
钱塘因海贸而繁荣,钱塘谁人没个靠跑船养家糊口,最后又亡故海上的亲友吗?
于是乎。
一声声惊呼,一声声哭泣,一声声呼唤,俱在幽幽哀乐中相继响起。
原来今朝随死人船而来的,不是厉鬼索命,而是离人归乡。
……
船上。
“原以为反正赶不及了,就花了些时间,收敛了部分番客遗体,可听小七回来说,时日已往后推延,咱们还有时间?”
“全赖黄大使的谋划。”
“这混球怕是正躲在哪家贵妇肚子里偷乐吧,堂堂十三家也吃了他的洗脚水!”
“那小子一贯奸猾,希望下辈子能老实些,且不说他,府君,拿到了么?”
纵使小七传了捷报,可华老此刻还是忍不住要再三确定,直到李长安微笑点头,他心里的秤砣才结实落了底。
大喜道:
“好!好!好!快快召集豪杰,速速正本清源!”
“不急。”
李长安却摇头。
“咱们虽已取得了宝印,但十三家财雄势大,手段众多,咱们若早早落子,恐再生波折。”
“既然胜负已在手,不若暂且观之。”
…………
黑漆漆的夜里挂着毛茸茸的月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