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4.激战北平(七)-《大明职场》


    第(2/3)页

    攻,让他们断定只要攻北平我就会回援北平。”

    说到这里,朱棣霸气的站起身,望着北方,“胡人能南来?为何我不能北往?敌可来!我亦可往!”

    面对雄心勃勃的朱棣,姚光启觉得有必要给朱棣提个醒:“临敌对战非我所长,但有一点,我与唐豪出来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与一队巡逻的骑兵发生冲突,虽然我们干掉了那支小队,但我怕一旦敌人发现了这些人的尸体,他们会起疑心,会不会改变部署?”

    朱棣一听反而来了精神:“改变部署?好啊,冲着我大军来吧,我正愁找他们麻烦呢。就算他们全力攻我那又如何,如果他真来决战,我兵多粮足,还怕他不成?”

    姚光启觉得朱棣天生就是统帅,他的信心,魄力,感染力,传达给众人的必胜信念,都会感染下属们,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生出必胜的信心。此刻,朱棣将御赐的宝剑端起,突然将剑拔出:“传令全军,即刻拔营,向北。”

    朱棣虽然充满信心,但他的部署却很谨慎,在主力北进的同时,他从三护卫中抽调五千精锐骑兵,由张玉统领,作为一支奇兵,秘密的向蒙古人侧翼包抄,一来借机监视蒙古大军的动向,防止自己的侧翼被偷袭,二来一旦蒙古大军真的猛攻北平,这支奇兵可以在后方牵制蒙古人。

    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朱棣的大军行动的同时,阔贴帖木儿的蒙古大军也有了新动向。就在姚光启和唐豪秘密离开的当天晚上,被他二人干掉的那小队的几匹战马被其他巡弋的小队找到,进而整队人的尸体都被发现,当帖木儿亲自来到现场,看到这一队人的离奇死亡,帖木儿立刻就怀疑自己的军中可能有明军的细作,自己进攻北平的计划有可能已经泄漏,因此临时调整,放弃了进攻北平的计划,改为全军主力向开平卫方向穿插,因为从北平城内的传回来的消息,朱棣已经领兵出征,目标就是开平卫,而耷拉花赤已经开始进攻开平卫,朱棣必然加速救援,自己在途中设伏,必然能重创明军。

    帖木儿临时调整的部署是,由庶坛勒率领其本部人马四千为先导,增援耷拉花赤并加强对开平的进攻,自己则率领二万人马向开平西南方向秘密运动,寻机偷袭埋伏朱棣大军。

    帖木儿的大军行进速度很快,一天狂奔了一百里,到了傍晚时分,帖木儿刚刚命令全军札营休息,前方斥候回报,发现明军。帖木儿大惊:“有多少人?”

    “天有些暗了,看不清楚,至少有几千,全是骑兵。”斥候回道。

    帖木儿亲自前往查看,当天看到对面的明军时,他断定,这绝不是北平的援军,如果是北平增援过来的,绝不会从这个方向来,但好在对方兵力少,帖木儿决定吃掉这股明军:“停止修整,冲上去,干掉他们。”帖木儿的话未说完,他便发现明军队伍有所动作。

    在蒙古斥候发现张玉军同时,张玉的斥候也发现了蒙古大军的踪迹,在极短的时间内,张玉评估了战场形势,这是一场出人意

    料的遭遇战,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虚实,单就正面对战而言,自己兵力绝对劣势,有输无赢,但如果撤,很难保证附近没有别的蒙古军合围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蒙古人同样立足未稳时猛冲猛打一阵,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将敌击退,就算敌人没有溃退,一个措手不及打过去,自己也占了先手,也能则机撤退。张玉随即同姚光启说了自己的想法,“正好试试他们的虚实。”姚光启赞同张玉的想法。

    所以在帖木儿下令进攻的时候,张玉的五千人马已经开始整队,并迅速调整成了进攻阵型。

    帖木儿心知不好,赶紧打马往后方跑去,随即他听到了身后一阵阵闷雷似的声音,他知道,那是数千战马奔跑发出的声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