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舜,禹-《洪荒之我意由心》


    第(2/3)页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即正月初一),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在那之后,尧也如同历任人皇一般隐居火云秘境。尧离任时,“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退位之后,舜继位。

    因为舜的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后称之为虞舜。

    舜继位之后,为了进一步规避日益汹涌的洪水,选择了再次迁都,建都于蒲阪。

    帝舜两眼都是双瞳,从小就带有异相,故又名重华。

    他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渔猎于雷泽,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寿丘制作日用杂品,在顿丘、负夏一带经商做生意。因为他品德高尚,因此在民间威望大。故而在帝尧想要在人族之中选取贤才继承帝位的时候,四岳都推荐了舜,使得舜进入了尧的视野,并且最终被尧所认可。

    帝舜继位之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

    当时在人族的领地之内有四凶为祸人族,舜放逐“混沌”,“穷奇”,“梼杌”,“饕餮”等四凶,使得人们生活安定。

    帝舜还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