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时司徒(六)-《汉元1836》
第(2/3)页
实际上,铸币所赚的大头都来自与剥削民财。
因为币值和实际价值相差较大,朝廷每铸一枚新币,就相当于百姓手里的旧钱贬值,富人们由于持有的大多是资产,因此受到的影响有限,但是穷苦百姓可就惨了。
哎,没文化真可怕。
默默鄙视了一下此刻正兴高采烈的崇祯和王承恩等人,刘锡命沉默着没有点破。
只听崇祯一脸感叹地称赞起刘锡命来,“所幸天下还有如爱卿这般的任事之臣,这段时间看了这么多坏消息,也就你这儿能让朕时常听到一些好消息了。”
崇祯说完扬了扬手中的铜币,“这新钱该怎么发行,如何才能让百姓接受,这一点儿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这事,臣倒是有些想法。”
刘锡命坦言解释道:“此前臣为防疫所创的中原报还未解散,可先在报纸上鼓吹新币的消息,同时发动各地商家承认使用新币,并准许他们以九钱的价格从户部兑换新币,如此一来,新币很快便能得到推广。”
“还要给这些商贾让利?”
崇祯脸上闪过一丝不爽,“这天下都是朕的,如今财政吃紧,哪有还让利给他们的道理,这一条朕看值得商榷。”
刘锡命有些哭笑不得,你老人家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现在朝廷的信用就跟张白纸差不多,要是依靠朝廷自己来推广新币,怕不是要到猴年马月去。
君不见后世那些国家为了发行第一次国债之类的东西,都先要找一些发行商或是富商进行兜底吗。
“陛下,此事要是由朝廷来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效果只怕就慢上许多了,倘若陛下不急,那也无妨。”
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般,一下子将崇祯给噎住了。
不急?怎么可能不急。
眼下九边精锐损失大半,如果再没了银钱,那朝廷当真是什么都不用干了。
仔细低头沉默了半晌,崇祯终于长叹一口气点了点头,“好吧,那此事便按你说的去做,但是国库里要尽快见到银子。”
“臣遵旨。”
刘锡命也如同卸下重担,实际上,如果有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他这是又要打算拿自己的汉元商号等商业力量过来替他自己打掩护了。
如今刘家的商号遍及所有大中城市,如果这些商号率先承认新币,那无疑是替新币开了个好头。
至于这里面可能会产生的损失,刘锡命已经打定了主意,反正也就是这么几年的功夫,大不了还是由自家垫着。
十月初二,辽东的消息终于在京师传了开来,京师中的大明百姓顿时愕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