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头名(四)-《汉元1836》


    第(2/3)页

    “老父母,诸位同年,请容在下详禀,大同者,圣人之所期也,然数千年来,未有人讲明如何至大同。在下愚钝,不敢与圣贤比肩,不过自书中得出一些浅见。”

    “所谓大同,一曰德至,二曰物至。德至者,圣人之教遍及天下,变风化雨敦厚民风。物至者,衣食用取之物多不胜数,百姓无劳累之苦便可生活富足。欲至此二者,必先削平阶级,精研格物之道,以使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今时不同往日,有窦玉泉和周良才等人的多方参详,刘锡命关于大同之论已然有了全方位的考量和完善,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之上,参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唯物主义辩证方法和认知论,现在已然可以独立一门了。

    当然,既然是托古言事,刘锡命也不敢跳出以德为先的窠臼,只好换了个说法,将其替换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类的理念。

    而且鉴于还不知道章高轩的政治主张,未免起了冲突到时候双方下不来台,刘锡命这次宣讲已经尽量将阶级斗争、发展生产力等方面的内容隐去许多,专讲只有做到人人平等,才能真正消弭人祸。

    但是就这些内容也已经属于惊世骇俗了,县衙里一干人等谁能想到一个还不是秀才的学子能讲出这些东西,更兼刘锡命将公羊派的三世论改变为治乱世、小康世、升平世、大同世这四世论,题目之新,内容之广,让一干人等听得瞠目结舌。

    临到末尾,刘锡命长换一口气结尾道:“想我中国历五千年之盛景,也不过在治乱世与小康世之间来回往复,其所因者,便是源自这人人不同,人人不等之根,欲至太平,必先斩断此根,而后乃可臻至大同。”

    章高轩从刚才便已经听得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忍不住起身走下大堂,拊掌大赞:“妙哉,妙哉,我辈士人常思保民安民,然历数各朝,无有不变之国运者,倘若行君之道,或可使天下长安。”

    说到激动处,章高轩竟然拱手朝刘锡命行礼道:“不想本县之中,竟然有龙凤之士,章某与有荣焉。”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阶级斗争,刘锡命心中浪笑,后世老马的思想刚刚开始传播时,也是如同真理一般被全世界共同追求,只是后来老毛子这些把经唱歪了,加上又碰到鹰酱这样的超级对手,才逐渐失了阵脚。

    但是在这个时代显然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因为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整个群体的共同愿望,加上大同主义对物质世界的分析有理有据,对于没有经过鹰酱洗脑的人来说是很难抵挡的。

    不过这会儿显然不是傲娇的时候,刘锡命赶忙长躬回礼:“不敢蒙县尊如此夸赞,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晚生不过是侥幸而已。”

    杜良骥等人满脸羡慕地看着刘锡命在人前装逼,有章高轩这番话作保,刘锡命可谓是今天拜访最大的受益者,等到他们两人这番话传出去,刘锡命必定名声大振,也就算是在士林里站住脚了。

    卢嘉鸿、李奇范和黄睿言等人却是满脸复杂地看向堂前的那道身影,眼中映射出来的全都是深深的不甘和愤怒,那模样像极了自己碗里的吃食被别人抢走了一样,但是有章高轩在场,他们也不敢胡乱放肆。

    确实如他们所想的,有刘锡命这样的珠玉在前,其他还有何人能够让章高轩高看一眼呢,虽然章高轩已经尽力掩饰,但是不少人还是看出了他对其他士子的敷衍之色,除了如杜良骥、赵向阳这等熟识之人,不少人也有些心生怨恨,只是不敢当场发泄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