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通知留茵河船厂,月底前造出两艘战舰出来,就比照西山领的运输船,要多加层甲板,放置火炮,时间应该够了吧。” “另外,立即通知西山孙氏,征用他的二十艘商船,不给就抢。” “这……” 王玉有些惊诧,这还是王玄第一次显示出不讲理的一面,不过他喜欢。 “如此一来,九艘新式舰船加上二十二艘木制战船,只要舰炮一应供给跟得上,有得一搏。” 王玄却没王玉那么乐观,接着道,“征用郭家十五艘大型商船,若胜,战后加倍补偿;若败,就跟着吉祥一起陪葬吧。”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顿生一股悲凉之感。 四十六艘炮舰,对两百甚至三百艘的传统战舰,好像赢面很大啊。 “别那么乐观,真正的主力还是海军的九艘炮舰,那些木制战船只是用来冲阵用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炮手,也生产不出那么多的舰炮来!” 嘶,差点忘了这茬,炮厂产能跟不上,月产百门就顶天了。 刚重拾信心的众人,又被王玄的这句话打落悬崖,浑身冰冷。 没有火炮,有了炮手也是摆设。 “也许利用数量能够与敌人周旋几日,但几日后,若是不能击溃对手,冲出重围,也只有死路一条。”赵强道。 这是死局,船不足,炮不够,转圜余地小,还怎么打,难道只靠湖堤严防死守? 几百艘舰船,几万人的进攻,湖堤不是东山关隘,怎么守? 放到陆地上来打就更不可取了,只百来件新式铠甲与武器可派不上用场,过了湖堤就是一马平川,又无天险可守,这不是自掘坟墓又是什么?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室内的气氛压抑到让人窒息。 “再想想,我们的战法太老套了,不能老是被动挨打,也要考虑主动出击,御敌于外。”王玄有了些新的想法,但也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查漏补缺才行。 “主动出击?” 政治部的刘志远有些诧异,几十艘战船跑到北星耀河与人开战,确定这不是在做梦? “咦,或是个好办法。”王玉道,“主动权在我们手中的话,转圜的余地就大了。” “这不是儿戏,一招之失满盘皆输,必须要有完备的计划方可。”赵强从旁提醒。 “就是主动进攻,我已有了些思路,你们先商讨一番,最后我们再合计一下。” 王玄说完,便研究起湖东区的地形图来,若是可能,湖东还是不丢为好。 如今的湖东,几条大道在建,各学堂书院也已开学,补充的教师很快就能上任。 这里的商业已经抬头,民众由于大开发、分田地、兴商业,就业岗位逐渐增多,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若是湖东有失,这些都将烟消云散,丢的不仅仅是投入进去的海量资金,还有人心。 至于北面的自治军政府,王玄倒是不担心。 联军只是借道,顶多要些钱粮补给,倒无伤大雅。 夜已深,众人再次讨论起当前的应对方法。 “报告,我来说下海军部的战术。”赵强起身道。 “我们共有九艘炮舰,若是利用余下的二十日时间,还能培养出近百炮手,武装五艘商船,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十四艘炮舰可用,这段时间炮厂也能提供近百门的火炮。 新炮手使用现有军舰训练,届时,十四艘主力炮舰扇形堵住北星耀河入口处,发挥侧舷火力的优势,完全可以封锁住不足百米宽的河面。补给舰布置在外围,可随时补充物资,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那些被击沉、击退的敌舰也会阻塞河道,迟滞对方的进攻。 如此一来,联合舰队进不了星耀湖,也就不足为虑。 陆路有东山关隘,实在不行撤往关隘死守,有火炮助阵,想不出我们有失败的可能。” “这是海军部的意见,还是参谋部的意见?”王玄视线从地图上移开,看向了赵强。 赵强看了王玉一眼,有些心虚的道,“主要是海军部的意见,参谋部的意见还在完善中。” 王玄指了指王玉,“现在有结果没,说说看。” “是,海军要打,但不能一味的将对方堵在北星耀河,让他们进不来,这样反而会逼对方放弃水路进攻,转从地面进攻,如此一来湖东必失。联军若是以水路进攻为主,陆路进攻为辅,那么三千五百人的混合兵种是能与敌人周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