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远理智,可冷可热,捉摸不透。 接下去几天,元初瑶一直未曾出门,始终都窝在家中。 在此期间,祝亦安充分了解到,元初瑶的日子过得有多充实。 每一日都非常自律,便是一些军中士兵或许都不如她来得有坚持,从早到晚,囊括打拳、力气练习、射箭、耍刀枪。 她安排的不紧凑,恰到好处的分布在各个时间段,这些事当中,还穿插着身边婢女汇报的整理,各个来源消息的整理,以及管事汇报的整理。 往往消息整理好后,还会有各种命令安排下去,命令通常是第二天才会发布下去。 收集上来的消息,她会一一写在纸上推演,将各种可能性写下来,然后排出不可能的选项,最终留下最有可能的选项,作为命令的主要线路。 不可能的选项也会安排人去核实,而不是自顾自的否定。 心思缜密的非常有一套,她的心术很成熟,难以想象。 在祝亦安伤势好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坐在书案旁看着她写写画画,忍不住问:“这都是谁教你的?” 不得不说,她这种用写写画画的方式,其实出卖了她天赋不够高,不过其细密的分析,又展示了她繁复的心思非常细腻。 元初瑶目光依旧专注,显然并未被他的问话打断思绪,“看书学的,我看的书都有手抄本,在书架上,你若是觉得有意思,可以借你看看。” 祝亦安不打扰她,起身走到书架旁,与她房间里不同,书房内的书架上有许多名字很少女心的杂说,待他翻开一页,蓦然发现,内容和书名完全不想干。 他打开的这一本,写的是各地的风土人情,不是完全介绍风土人情的书,而是主人公在各地的游走时期的记录。 内容很规整,且很有趣味,本就不多的内容,不过一会就看完,他发现这种内容丰富,用词不算严谨的书籍,浏览一遍过去,能记住的还挺多。 出乎意料的效果,祝亦安平日看的书都是出自名家手笔,鲜少会看这类散漫方式书写的书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