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主不简单-《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


    第(3/3)页

    每到这时,秦湘又是怀念现代的机械化生产,又是感叹这个年代的人工低廉。

    府城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周边村镇。

    农忙时节,农民们会在田地里劳作,而到农闲时就到附近的工厂打零工。

    陈知府甚至亲自书信一封感激秦湘,正因为工厂的诞生,让百姓几乎都能找到工作,去年府城遭遇严寒,竟无一人冻死。就连路边的乞丐也少了,只要不是天生懒病,总能找到生存的办法。

    秦湘觉得受之有愧,在开办工厂前她可没想过这些。

    陈知府的一封信,让秦湘又坚定了一件事。

    华夏有位伟人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再穷不能穷教育。

    学习不会让一人变得聪明,却会让他通晓道理,不再愚昧。

    知识是不会抛弃你的财富,这一点秦湘深以为然。

    在古时候,人们迷信偏方可以治病,甚至祈求神灵的保护而不是选择就医。这就是缺乏知识,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诚然有些偏方的确可以治病,但许多方子都是无稽之谈。之所以能够治愈病人,取得大概是幸存者概率。对此,秦湘不做评价。

    “该多修几间技艺堂的。”

    要用现代的理解,技艺堂是一所不收学费的技校。无论是什么身份,都可以在这里学得一技之长。

    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秦湘的确可以创办许多不收学费的书院。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但一些合适的技能却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至于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总有办法获得更好的教育。这一点和技艺堂的理念是不违背的,只要你想要念书,并且念的好,秦湘会出钱资助他们。

    她要的不是木讷的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真正能够通过获得知识为这个国家做出一些贡献的人。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她心想。

    只不过,在看到这个时代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去做些什么。

    秦湘将契纸收好,对佩佩说:“去一茗居。”

    小团子们今天要留在学堂里,午饭要在学堂吃。至于韩云霄,他是很少回来吃午饭的。去一茗居有更多的选择,秦湘一个人也不想折腾家中的厨娘了。

    佩佩忙叫人去准备,又为秦湘取来了外出的衣裙。

    “今天有风,夫人多穿点儿。”

    秦湘看着头顶的大太阳,在心中感叹:有种冷,叫你家丫鬟觉得你冷。

    上周的报纸做了一整面篇幅的美食攻略,上到酒楼饭庄,小到街边小吃。其中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数据,也有夹带的私货。登报前,秦湘已经让人调研过了,绝对不能砸了自家的招牌。

    而一茗居和啃吃鸡还有三禾记,都上榜了。以前的一茗居只是一家有名的酒楼,而现在俨然和京城的第一饭庄齐名,来吃饭的食客多了,秦湘这个做老板的每天都能笑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