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福运来-《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


    第(3/3)页

    吴家的蚕丝不愁销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户。周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起势,一步步成为如今的寒城周家。

    吴家的蚕丝价格合适,制成的布料不仅轻薄,光泽度也好,是上等的丝织品原料。而周家的布料开始有名气,也因为他们一直使用吴家的蚕丝。

    双方本来是合作的关系,可随着周家越做越大,成立了现在的周记商行后,一切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改变。

    周家开始不着痕迹的打压吴家,他们手里的桑田越来越少,蚕室也接连关闭。到了如今,仅仅只能算是勉强维持。

    周家人就是这个时候上门来,要求他们将吴家养蚕的方子交出来。

    吴家人明白了,难怪吴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竟是因为周家一直在打压他们。就像陈家一样,被周家抢走了赖以生存的秘方,以至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吴家没办法,不交是死,交也是死。

    可让他们将祖辈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个让他们吴家绵延至今的方子就这么交给周家,谁也不甘心。谁会对自己的敌人低头?吴家不愿。

    周家人便狂笑着离去,说他们一定会后悔的。

    接下来的两年多里,没人来收购吴家的蚕丝。成捆的蚕丝只能被小心的放在仓库里,免得变霉变脆。他们走不出寒城,也卖不掉手里的蚕丝。

    吴家人打算妥协了,这时候寒城忽然起了一家纺织厂。

    那时候寒城大大小小的织布人,都给自家起名叫织布坊。唯有那间宽敞的院落,高大宽阔的屋舍,在院门外挂上了秦记纺织厂三个字。

    并且,他们还张贴出告示,要收购大批的蚕丝。

    寒城是周家的天下,没人敢和周家对着干。市面上所有的蚕丝都要经过周家的挑选,此等品才会流入民间。

    没人敢把蚕丝卖给纺织厂,不少人都怀疑这家厂子会不会至此就开不下去了。

    可有人听到纺织厂有织布机的声音,也看到一匹匹的布料被搬上马车。

    “爹,我想把仓库里的蚕丝卖给纺织厂。”

    第二日天刚亮,吴庸带着人将自家的蚕丝运往了纺织厂。

    保存两年的蚕丝光泽度依旧,但因为不是当年丝,价格稍有降低。可是即便这样,价格也比周家的高了两分。

    吴庸捧着一袋银子踉踉跄跄的跑回家,当他看到父母担忧的目光,祖父紧张的神情,蓦地嚎啕大哭。

    再然后,他来到了府城,见到了更大规模的纺织厂,还有秦记的各种工厂后,他决定北上了。

    “这就是你的来意?”

    秦湘将寒城的生意交给了张小雨,没想到还有人绕过他找上门。

    “你想要和我合作?”

    吴庸看着眼前异常美丽的女子,咽着口水一脸紧张的说:“我……我可以把吴家的养蚕技术给你,只求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