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6章-《重生万岁爷》
            
            
            
                
    第(2/3)页
    一趟教坊司下来,花个几百两,上千两银子,都是稀松平常。
    甚至有一些败家子,比如前太师唐临霄的儿子。
    为了见名楼花魁一面,曾经豪掷万两银子。
    偌大的唐家,都被他给败光了。
    要知道,邮票不是大夏日报,是不限购的。
    随便一个公子哥过来,就能把驿站里所有的邮票全都买光。
    当然了。
    大夏不止一个驿站,光是京师附近,就有十几个驿站同时出售邮票。
    一旦邮票卖光,第二天司礼监就会加倍补货,保证百姓们的供货需求。
    邮票说白了,就是印有特殊图案的纸片。
    印刷起来的难度,比大夏日报更低。
    邮票的成本,主要在修路以及驿站运送信件和货物的途中。
    邮票本身,并不值什么钱。
    这些有钱人,并没有出手买邮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们根本用不上。
    一封家书,难比登天。
    这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的。
    京师距离西京,千里之遥,路途艰险,一来一回,耗费数月时间,路上的盘缠也要几十两银子。
    但是。
    这几十两银子,对于有钱人算个事吗?
    更何况,真要送信,还可以雇佣镖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