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什么辽人奸细收买宦官刺杀东宫,我看是太后不甘‘荣养’,趁机使出的阴谋吧。” “要说来太后根本就不能得这太后之位,先帝一朝,她只是嫔妃,纵然是官家的生母,可先帝也没留下遗诏准进她的份位。” “我还听说啊,洛王逆案,要不是官家早有提防,太后糊里糊涂的就被洛王利用了,太后说是知悔,才发誓不再干预朝堂,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又想指手画脚了。” 这些传言,被清箫给如实上报。 羿栩的头又开始怒痛了,他倒是能想得通透,为何市井中忽然开始掀生了一股针对太后的怨言,连累得他的计划也受到了质疑:“大娘娘糊涂,兴国公竟还不悔改,这节骨眼上,以为煽动舆论就能让大娘娘如愿,可他也不想想,大娘娘的名声早就被司马极、刘力讷这干人给败光了,兴国公真是搬起石头砸脚。” 不仅砸了他自己的脚,砸了太后的脚,最不应该的是把天子的脚又砸了一石头。 不过要处理这事也不难,羿栩只需要暂时召梁国公夫人入宫,又示意梁国公把他的意思传扬开去——那两个宦官,本就是辽国早就安插入宫的,着实不能怪罪皇后疏忽,不过宫里既然出了庇漏,皇后少不得更加用心在核察宫人来历身份的事务上,所以天子才让梁国公夫人入宫,帮着看顾一段太子。 好了,太后希望落空,她再也无望染指太子的成长和教育。 司马芸虽脱离了慈宁宫这“牢笼”,但福临阁对她而言无异另一座“牢笼”,尚且还不如慈宁宫殿苑宏阔,亭榭精美,并没有实质改变的境遇,怎不让司马芸心中郁躁,当临安城中终于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司马芸的嘴角却反而像中了暑毒似的长了一圈脓疮,痒得钻心,痛得刺牙,请了好几拨太医,太医们都劝她要平心静气,可司马芸就是平心静气不下来,所以脓疮消了长长了消,折腾得越发焦躁。 芳期没进宫,却总会有人告诉她太后的近况。 “司马芸莫不是真中了什么毒吧?”一回她摁捺不住好气,问晏迟。 “她这回长的是真疮。”晏迟哈哈大笑:“体内积攒了热毒,万事顺意时没有心火烘焙,发不出来,现在万事不顺,司马芸心火旺盛,热毒就发作于体肤了,这病倒不难治,关键是她热毒不减,心火不熄,怕是好不断根了。” 啧啧,一嘴疮的太后娘娘,哪怕是元旦大朝会,羿栩让她接见外命妇,她也没脸抛头露面了。 可司马芸的焦灼,金敏和沈炯明这些人却是无法切身体会的。 虽然说,司马芸未曾如愿,不过他们的前两个目的却是达到了——临安城中的谣言看似平息,现在百姓们已经不再议论刘畜的死了,连文生士人,在晏大王不辞辛劳的努力理服下,也并不再诽议先帝的是非功过,唯有那个吴磐尚还固执己见,不过是对晏迟这位湘王有了几分改观,竟然听湘王的话,往临安城外游历去了。 他要亲自弄清楚,大卫的百姓究竟是希望战争,还是渴望和平。 其实战争与和平,从来都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选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