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气学与心学的再次对决-《奋斗在大明》
            
            
            
                
    第(3/3)页
    这个科举改革的方案,不是他的。而是周梦臣的。
    周梦臣也效仿徐阶教育弟子,将这有志于仕途的弟子,纳入幕府之中,很多事情都让他们揣摩。就好像是徐阶调教李春芳与张居正一样。
    只是周梦臣现在还没有心思调教弟子。在用心程度上,不如徐阶。
    不过,这也对杨节,冯从道两人大有裨益。最少通过周梦臣的渠道,可以了解大明绝大多数的事情。朝廷运行在他们眼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这一点就是无穷之好处。
    所以,冯从道对周梦臣对于科举改革的草案,还是了解一二的。虽然没有最终定型,但是他对周梦臣改革的思路还是了解的。他敢肯定,王畿在这方面绝对没有积累。
    这不是藐视王畿。
    而是术业有专攻。
    就好像王世贞在王畿面前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那是王畿不行吗?自然不是。如果两个争论史学,文章,乃至于其他方面。看王世贞不吊打王畿。
    兰陵笑笑生,岂是吃素的。
    王畿根本没有在朝廷上混几日,也根本不知道朝廷章程改易是何等的复杂。王畿提出一个思想,将这个思想逻辑说圆,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将这个问题落实在具体章程之上,却未必能行。
    所以,这里才是突破口。
    冯从道说道:“敢问王老先生。你觉得该如何以心学补圣学?”
    王畿非常自然地说道:“当上奏朝廷,去程朱之学,改以阳明之学作为考试标准。”
    冯从道等了片刻,说道:“就这一点吗?”
    王畿有些迷茫,说道:“还要有什么?”
    对他来说,以心学代替程朱理学成为考试标准。这已经够了,代表心学成为大明官府学问。完成了阳明公,以及心学无数大儒的心愿。还需要什么?
    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其实一点也没有解决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