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毛遂自荐-《寒门仕子》


    第(2/3)页

    啊!

    这真是太好了!

    齐誉正欲妙赞一句‘吾皇圣明’,忽听他又补充了一句:“呵呵,朕可是听说了,大不列颠国的火器,丝毫不亚于佛朗机国的红夷大炮,咱们找谁买都是买,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啊?

    这……送走一豺狼,再招一猛虎?

    听到这话,齐誉再也坐不住了,忙起身道:“陛下,您还否记得,微臣当年奏章中所写的谏言?”

    皇帝点了点头,回道:“自然记得,你在文中竭力谏朕,说,所有有关于军事上的装备,都必须要实现自主制造,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对于你的这观点,朕还是深表认可的。”

    “陛下既然认可,却又为何不付诸实施呢?”齐誉问道。

    “实施?拿什么去实施?因为这事,朕还专门问过工部尚书以及众大匠,他们皆言,铸造火器绝非是朝夕之功,最少也要数年的努力才有寸进。唉,实在是等不得呀!”皇帝无奈一叹,解释说道。

    他话音刚落,齐誉便继续谏道:“不瞒陛下说,这三年以来,微臣一直都致力于火器方面的研究,如今,不仅摸索出了工艺上的窍门,还实践出了制造上的技术。如果陛下信任微臣,不妨将此重任托付于臣,而臣定当会不负重托,攻坚克难,为我大奉的军工大业作出贡献。”

    “这……”

    其实,早在去年的那道文书中,齐大郎就半遮半掩地作出了暗示,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深谙火器的制造技巧,现在旧事重提,就是特地想给皇帝再提个醒。

    与此同时,也顺带一笔其他方面的暗喻:工部的那些老蠢货们属于胡说八道,如今我老齐,已经取得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寸进。

    皇帝又不是傻子,又岂能听不出这话中之意?

    然而,他还是选择了拒绝:“齐爱卿忧国忧民的精神非常可嘉,朕深慰之。可是,关于火器上的决策,乃是朕与内阁肱股们公议的结果,不容有半点更改。”

    齐誉自然不会死心,仍是谏道:“陛下,肱股们之所以主张向洋人采买,主要是因为这其中有可贪墨,他们全都是出于私心上考量,毫无公德心可言,还望陛下明鉴明察之。”

    这是参劾大员们贪墨的意思?

    很有魄力!

    齐誉本以为,皇帝会以‘无证据不可诬陷’为由否掉自己的谏言,却没曾想,他居然很认可地点了点头,而且还回道:“对于这些的猫腻,朕又岂能不知?朕之所以同意外购,而非是你琼州试产,主要是因为不放心你。”

    不放心?这啥意思?

    莫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