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谣言在军中愈演愈烈,起初军中的长官们还都没有在意,但是随着谣言的四散,将军以及军官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下令全军禁谈此事,违令者当军法处置。可是尽管军法森严,但依旧阻挡不了此事在军中慢慢发酵。 甚至有人私底下议论,为何军中禁谈此事,还不是欲盖弥彰。越是不让人谈论,越是表明那些上头的人物心虚。渐渐地,军中有人开始不满,有人开始焦虑,甚至还有人变得无比暴躁起来。 不止军中,民间也有许多人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有的地方甚至开始有人打着斩杀妖后的名号聚众起事。 朝中也开始渐渐不安起来,就连一些大臣们也在私底下议论,道: “男子为后本来就是违逆天意的,原来还想这玉书玉皇后有什么能耐,能让皇上封他为后,且后宫之中只有他一人,如今看来,果然是个妖孽。” “是啊,听说那玉皇后在暮云时,还被当时权倾朝野的威武候指认为太岁灾星托世呢,后来天降异景,说他是什么九天玄尊。如今看来,多半是他使用了妖术惑乱人心。” “这妖孽不可留啊。”有人叹道。 “还不知皇上要被蒙蔽到什么时候呢。”又有大臣摇头叹息道。 “怕是咱们皇上现在已经深陷妖术不能自拔了。”如今居然还有大臣在一旁说着风凉话。 朝中如此议论的,多半都是那些年岁稍长的老臣,而被玉书与白夜羽亲自扶植起来的年轻大臣,却并不参与议论。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谣言都是为了霍乱人心,动摇云泽之根本的。便有年轻朝臣站出来,嘲讽地看着那些私底下嚼舌根的老臣,道: “啧,这么明显的霍乱之法,你们这些朝中的元老泰山们居然也相信,真是枉负你们自称经历了大风大浪呢。” 那老臣轻蔑地看着这些新成长起来的年轻后辈,以一种倚老卖老的姿态,看着后辈们,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终究是太年轻,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若皇后真的没有那些过往,这谣言会传得这般真实么?” 年轻的朝臣则是鄙视地看了那些老臣一眼,道:“依本官看,这些谣言多半出自你们这些自持资历身后的老顽固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