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王明白,差点沉浸在这赈灾的功劳里了。” 随后林文曜对着管家李伯说道: “李伯,本王不在的这一段时间,皇城里的事宜全部由你调度。” “任何事,不论大小,必须全部都告知本王。” “对其他几位的监视也不能停顿。” 李伯立马领命。 林文曜随即对着两位幕僚说道: “那皇朝的消息就交由你们二位先生了。” “凡事你们三人商议,最近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失误。” 三人再一次的领命。 随后便让他们退去。 林文曜在书房坐了一会,便起身去往御书房,找圣上请示,派一些太医随行。 另一边,晋王林景瑞回府后,直接请来了自己的外公,金鳞商会总会长向老爷子。 老爷子一进门就笑: “王爷,事情我都听说了,对你来说此次是机会。” 林景瑞也没客气: “外公,淮扬水患,父皇让我去赈灾。这是个露脸的机会,也是赚钱的买卖。” 两人关起门来聊了半晌。 朝廷拨的款有限,但金鳞商会可以“先行垫资”,以市价采买粮食、药材、建材,事后朝廷自然要按价补偿,中间操作空间不小。 向老爷子眯着眼,一副商人的精明: “关键是把握好度。” “既要让朝廷看到王爷的功劳,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听说蜀王也去了,正好,有什么问题往他身上推便是。” 林景瑞笑道: “还是外公想得周到。本王这就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向老爷子开口道: “到时候让你舅舅随你一起去。有你舅舅帮衬,你会轻松一些。” 第二天清晨,圣旨正式下达。 中午时分。 两位王爷,领着车队,一前一后出了京城。 蜀王的车驾简朴,随行多是文书官吏和太医。 晋王那边则浩浩荡荡,光是装物资的马车就排出去老远。 可以看得出这金鳞商会的实力。 在短短一个晚上便筹集了如此物资。 而与之一同随行的蜀王,与众人眼中以往的形象别无二致。 毕竟是以前写出一篇《强国九策》,引经据典,见解独到,让几位内阁大学士都频频点头的人。 身边文士多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