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你在州上设置了道,就如同汉朝在郡上面设置了州一样,这是必然的结局,你也知道,这会让你的权力有一些减少,毕竟你不给下面人权力,你就不可能让他们能够管理当地。” 李渊一向知道文公对政治权利的本质清楚到极点,他静静听着,洛苏转而道:“现在大唐基本上统一了中原,但你想过以后的大唐吗? 广袤的辽东、河套、草原以及西域,甚至更大的疆域和国土,你说将政治中心设置在哪里才能够顾及呢? 你说征讨辽东国的时候,你也要学隋炀帝那样做吗?” 李渊隐隐约约似乎知道了文公想要说什么,这么大的大唐,未来或许更大的大唐,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 但真的能共存吗? 洛苏又笑着说道:“今天秦王是不是去东宫了?天子,你怎么敢让秦王去东宫的,还是你心里真的不把秦王放在心里。” 李渊闻言宛如被刺激到的野兽,几乎瞬间汗毛战栗起来,他紧紧地盯着洛苏,有些紧张的问道:“文公,你说什么?” 洛苏收起笑容,离开殿中,边走边道:“你又何必问我呢?” 李渊只觉眼前一黑,他不想让李建成就这么黯然下台,但不代表他能够容忍李世民被伤害! 他是不想见到兄弟相残的,他立刻派人前往东宫。 …… 李建成自然是不敢让李世民死在东宫的,所以他在酒中下的毒,属于非常轻微的,可能会让李世民身体受到伤害,但又不会直接死。 洛玄凌感受着胃部的绞痛,低声吼道:“秦王,这酒中果然有毒,但毒性不会立刻致死,我们必须立刻走,离开这里,否则就走不了了。” 李世民嘴角也有一丝鲜血,以不胜酒力为由离开这里,见到这一幕,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功成,又不好阻拦,于是任由李世民离开,刚出东宫,李世民和洛玄凌就同时吐了一口血,李世民上了马车,二人靠在一起,“青玉,多亏了你,如果我全部喝下去……” 洛玄凌预估最差都要卧床几个月,这还是李世民现在身体好,如果是身体不好的,比如李建成,可能不久就会死。 发生在东宫的事情在李渊刻意的调查下,自然没有瞒住了,很久就有一道旨意颁下,“秦王不胜酒力,日后不允许再宴请秦王喝酒。” 这道旨意几乎是赤裸裸的指向了太子,这让李建成提心吊胆了很久,但见到李渊没有再继续追究,他也就渐渐放下心来。 他不知道,李渊对他这件事有多失望,两个儿子之间的争端已经到了现在这种你死我活的境地中,一个诬陷太子造反,一个竟然在酒中下毒,李渊知道再不处理,真的就不可挽回了。 他回想起洛苏对他的种种暗示,思来想去,将李世民召进宫中。 李世民已经对李渊基本上绝望了,直到现在李渊都不曾处罚李建成,现在又把他召进宫中。 李世民跪在殿中,略有些昏暗的光透过窗户打在他的脸上,明暗不定。 “陛下,臣有一些话想说。” 李渊没想到李世民会直接说出这么一句话,他望着李世民的面容,心中一软,叹息道:“二郎,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就说吧。” 李世民先是一叩首,脸上带着回忆的神情,缓缓说道:“陛下,臣是您的儿子。 这些年来,臣一直在为大唐而战,却不知道为什么越做越错,越做越让父皇厌恶。 世民世民,济世安民。 这是父皇您为我改的名字啊! 现在儿子真的有了济世安民的能力,为什么您却这么不开心呢? 当初在晋阳时,儿子从万军丛中将您救出,我们父子齐上阵,当时您称赞我是李氏的麒麟。 后来儿子一次次的立功,父亲您称赞儿子,说要立我为太子,说建立大唐,我功劳最大,我都很开心。 因为您是我的父亲,在母亲死后,您就是我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 您经常说大唐是我们父子兵打下来的,是姻亲故旧给我们建立起来的,当初我们能够一起共患难,但现在大唐建立了,您成为了天子,得到了天命,为什么我们却疏远了? 母亲去世的早,没能见到今天这一幕,我时常为此而忧伤,如果母亲见到现在父子兄弟走到这一步,该有多伤心呢? 我去东宫赴宴,最后却中毒离开,楚王多次构陷我,这不是对待兄弟的态度。 父亲,我到底是什么人,难道您不清楚吗? 我从未主动出手针对过楚王和太子,这难道还不够吗? 到底要我做些什么,才能够让我安全呢? 我为大唐建立的功勋,现在却成为了射向了我的利箭,却成为了我的催命符,父亲啊,这难道是我的过错吗?” 说着李世民直接失声痛哭起来,他哭着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愈发的坚定,“父亲啊,这不是我要的结局,这不是我该有的结局!” 李渊听着听着也愈发的愧疚起来,自己对这个次子的确是亏待许多,他上前抱住李世民,李世民有些意外,同样反手抱住李渊,父子二人竟然在大殿中相拥哭泣起来。 李渊想了想后说道:“二郎,你不能留在长安了,去洛阳吧,以后都别在回来,不见面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李世民今天来,完全就是为了抒发一番自己的感情,他已经基本上下定了决心,却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个意外的收获。 “父亲。” 李渊沉声说道:“你去洛阳,你去建立皇帝的行宫,使用天子的礼仪和器具,除了诸夏天子不能给你之外,以后你也是大唐的皇帝。 以后大唐有一个天子,两个皇帝,长安一个,洛阳一个。 你的帝国就按照陕东道大行台的区域。 你到了洛阳当皇帝,以后要负责征讨辽东,还要配合长安征讨冬突厥,能不能做到?” 李渊这番话听的李世民一愣一愣的,一个国家两个皇帝? 在乱世的时候,诸夏曾经有过五个皇帝,虽然那是五个国家,但貌似问题也不算是大,皇帝还是要听天子的命令,至少名义上听。 去洛阳建立皇帝行宫,这天大的好事,李世民不答应就是傻,只要他去了洛阳,他就天下无敌。 他几乎立刻说道:“父亲,儿子自然愿意,但唯独担忧的是,以后再不能见到父亲了。” 李渊抚摸着李世民的头柔声道:“洛阳距离长安不过千里,以后我会去看你的,只要你们兄弟能够和睦,我就放心了。” …… 洛苏离开皇宫后,洛玄星便问道:“老祖宗,您在宫中是暗示天子将大唐分成两部分吗? 长安和洛阳是不是太近了,这么分的话,会不会出现问题?” 洛苏闻言有些奇怪道:“按照我的规划,一个政治中心终究会出问题的,但为什么要按照长安和洛阳分? 这两个政治中心离得太近,基本上可以算作一个。 以现在的大唐来看,最好就是把李建成封到河北去,让他去对抗辽东国,建立东大唐帝国,然后李世民一路往北往西而去,去创造无上的功业。” 洛玄星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道:“老祖宗,我觉得您应该和天子说清楚一些。” 洛苏闻言却望了洛玄星一眼,而后淡淡道:“我只给选择,不给答案,就算是我告诉他答案,李渊这个人也会出问题。 这就是不杰出的君王最大的问题。 李渊会自己推导出一个答案,他无数次都能够得出答案,但最后弃之如履,这次他会改变吗?” 洛玄星一听就知道洛苏不看好,“那我们进宫是为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