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郡与河内郡在魏国的规划中,就是进攻赵国的桥头堡,早在曹操建立魏公国的时候,就开始打造战争基地。 这里一直都屯驻着大量的屯田兵以及战兵,几乎占据了整个魏国一半,是魏国最大的战区。 这就是为什么在了解到青州蝗灾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曹操就能够发动六万步骑进攻邺城! 若是真的从头开始准备,发动足以支撑六万步骑的战争,光是准备时间就要起码一年! 来势汹汹的魏军,一面高高挂起的汉字旗,一面高高挂起的魏字旗,两面旗子的高度都差不多,充分的彰显了如今曹操的地位。 自魏郡与河内郡集结而来的大军兵临河北重地,邺城之下! 城头之上,审配与麴义望着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连绵军队,心头都满是沉重的味道。 麴义恨声道:“若昔日先登还在,我又有何惧之?” 先登不是训练不出来,有麴义在就有先登。 但训练先登这种兵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那些可都是脱产的士卒。 在赵国最巅峰的时候,即便花费大量资源建造骑兵的情况下,依旧有足足六千先登。 但是现在的赵国,只剩下两千先登,这已经是洛燕拼命给麴义挤出来的份额。 审配摩挲着城墙砖上的道道驳痕,这座古城经历过多少次战争呢? 守卫这座城池的人,又都是什么结局和选择呢? 审配不太通史书,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 伴随着一阵脚步声传来,有信使匆匆而至,“麴将军、审太守,这是国相自邯郸送来的信。” 二人展开信读去,洛燕的字迹有些重,可想而知写下时定然是心绪沉重,“正南、正则,河北诸士,你二人最有将帅之才,又有忠义之心。 邺城交在伱二人手中,我很放心,大王同样放心。 邺城存亡,关乎赵国,务必小心。 我会在邯郸征集士卒,筹集粮草以及军需物资,后续的支援不会短缺。 待大军征集完毕,我会亲率大军前往支援邺城,务必坚守。” 审配和麴义只觉一阵安心,有洛燕在,他们至少不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中。 自古以来多少坚城的陷落都不是因为守不下去,而是政治上出现了问题呢? 不过审配自动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邺城实在算不上坚城。 毫不客气的说,整个冀州都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攻陷的坚城。 自古以来的坚城都是依靠山川而建造,没有天然的山川,就算是洛阳这种城防完备的城池,也不可能守住。 审配回头望向曹军,朗声笑道:“让曹操见识一番我赵国儿郎的厉害。” 曹营中。 曹操坐在上首两侧则是魏国诸将以及智囊团。 荀攸先出声道:“大王。 如今我军粮草都已到位,魏郡中所存储的粮草足够大军至少一年以上的不间断进攻。” 这就是拥有魏郡与河内郡的好处。 魏国进攻邺城,甚至就连劳师远征都谈不上,因为邺城就在魏国边境上,从大军开拔算起,仅仅数日就兵临城下就这么近。 守城方惯用的静守,然后等敌军粮草吃尽自动退军的战术,在如今的魏军面前,没有用处。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曹操面带轻松的笑道:“我军势大,先行攻城一番,使赵军震怖,而后再劝降之。 天下识时务者为俊杰,想必那河北名士等,该知什么叫做大势,定会倒戈来降。 若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邺城,赵国覆亡不远矣。” 曹操现在所思所想就是能够在不造成太大伤亡的情况下,攻陷赵国。 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如今的赵国,袁绍已死,在曹操看来就是一片散沙。 赵国建立不过数年而已,臣民对赵国的归属感并不强,大臣对袁绍的儿子也不可能有那么忠心。 毕竟曹操扪心自问,如果现在自己去世,魏国能不能保持现在这种态势? 毕竟是不行的。 他的儿子就算是能力出众,但不要说继续开拓,就算是能够控制住国中的这些大臣都算是相当了不得了。 现在赵国大势已去,外无强援盟友,内无山川江河阻隔,根本不可能阻挡住魏国的攻击。 在曹操的一声令下,魏军携带着的大量攻城器具开始进攻,当初攻灭袁术后,从袁术处缴获的大量墨家子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改进了投石机和弩弓,还改进了攻城锤以及防备守城方的防御武器,给审配以及麴义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不过作为攻城一方,曹操的损失依旧是远远超过赵军的,尤其是那些佯攻的负责消耗城中箭矢等的炮灰军,伤亡更是惨重。 战争一日接着一日,魏赵之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流传到了所有的国家中。 …… 曹操悍然进攻赵国的行为震惊了几乎所有人,他甚至不愿意去寻找一个理由,而是直接开战! 就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我就是要吞并赵国,这种行为实在是过于嚣张! 吴国忙着整理内部的纷争,整合内部分裂,平定那些山越以及西南夷时不时的叛乱,无力他顾。 最焦急的当属刘备,他还准备明年再攻伐渤海,然后攻击曹操的河北地,没想到曹操竟然先下手为强。 如此这般,到时候恐怕就是曹操反过来侵吞渤海郡,而后从冀州、兖州、豫州三线同时进攻楚国了! 经过一番紧急商议,刘备决定要和赵国谈判结盟。 邯郸城。 洛燕向袁谭复述着刘备的意见,“大王,楚王给出的条件是,楚国出兵,赵国出粮,楚国可以进攻魏国,使魏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进而退兵。” 围魏救赵! 洛燕的话刚说完,顿时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出现了这个成语。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相像之事,让殿中众人皆感觉颇为怪异。 洛燕见到袁谭竟然走神,于是又问了一句,袁谭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道:“寡人答应,只要楚王愿意出兵,区区粮草而已,寡人愿意。” 洛燕却沉声道:“大王,您一定要想好,曹操不是善人,刘备也不是,他心中巴不得我赵国死。” 袁谭闻言叹口气,殿中有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若是再供给给刘备粮草,这次赵国真的要彻底打空了,这一次打退了魏军,那下一次呢? 不论是燕军、魏军,还是楚军,恐怕都不是赵国所能够抵抗的了。 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这实在不算是一个选择题,任谁来都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同意。 尤其是在邺城传来的战报不太好的情况下。 …… “楚国和赵国结成了协议?要一同进攻我魏国?” 曹操接收到这一条战报时,有些难以置信,他之所以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楚国没有进攻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