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似乎是洛阳太过繁华了,他有些迷茫的望着四周,不知道自己的脚该要往哪个方向去走,于是拉住路边的一名行人问道:“告官要到哪里?” 行人顺了顺自己的衣领,回答道:“告官自然是要去公车署。” 公车署,先汉时就设置的机构,专门用来接待上书等。 先汉戾帝年间的公车上书让这个朝廷机构名声大噪,这名行人似乎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不知道公车署,带着傲慢的眼神望着唐周,然后低声嘟囔了一句,“哪里来的乡巴佬野道人,竟然不知道公车署。” 唐周没时间和他纠缠连忙问了前往公车署的道路,便狂奔而去。 到了公车署之前,唐周却有些踌躇了,他不知道该不该真的将这封信递上去,一旦递上去,他的教中兄弟就不知道要死伤多少。 他在公车署之前不断踱步思考着,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和朝廷对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荣华富贵才是真的,只要这封信递上去,自己一定能得到正式的官职,再也不用担心像现在这样,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 他走到公车署之前,然后猛然扬起手中的信纸,大声喝道:“青州唐周,上告太平道贼人张角,意图谋乱,与洛阳常侍、官吏内应,共克洛阳。 太平军已扮作流民进入河内,有十万众,旦夕之间就可渡过大河,进逼洛阳,陛下危矣!” 唐周出身青州但因为雅语的通行,虽然带着些许口音,但公车署的官吏还是听的清清楚楚。 十万众! 而且还绕过了洛阳以东的关隘,竟然到了洛阳以北的大河渡口,一旦过河,贼军就能势如破竹的进入洛阳,这一路上都无险可守。 公车署的官吏简直亡魂皆冒,迅速将唐周带进官衙之中询问。 …… 当这道紧急消息被传到朝廷之中时,许多人还处于一个特别懵的状态之中。 但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当作一回事,造反这种事情,那不是常事吗? 整个大汉除了极少数的几个时期,什么时候没有叛乱造反? 最多这一次就是人多一点。 该攻打的攻打,该安抚的安抚,这都不算是什么。 就算是唐周讲述了太平道的情况,但是朝廷依旧不太在意,甚至就连太平道渠帅这种中高层,一部分朝廷公卿竟然觉得可以招安。 他们都在说,这些渠帅以及那些试图造反的乱民,定然是受到了张角那个贼首的蛊惑。 皇帝正是要在这种情况之下,赦免那些跟随作乱之人然后抓捕张角,太平道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说这些话的人,实际上是心中带着一些惊惧,因为太平道牵连的范围有些广。 但是另外一群人认为必须打击太平道,这种规模的造反,是绝对不能有丝毫妥协的,一定要将中高层中的大部分都杀光,才能够结束。 双方就是否要赦免太平道的渠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若是让张角知道朝中的情况,恐怕会哭笑不得了。 太平道有数十万信徒,一旦起事,声势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公卿竟然没有交战,就直接将太平道当成了可以随意揉捏的面团,甚至都开始考虑战胜之后的处置情况了。 …… 朝廷的官员,不能说无能,只能说不将心思放在治国上,现在面对这种比较危急的情况,朝廷上下虽然还在争论,但针对太平道高层的追捕却立即展开了。 擒贼先擒王,这是非常通行的道理,尤其是太平道这样的组织,只要能够掐住中高层的脖子,下层教众就是待宰的牛马,完全不值得注意。 洛阳朝廷无论是皇帝还是公卿,都没有想过用战争来解决太平道,而是希望能够直接将这些反贼抓捕归案,在无形之中消弭这次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