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灵佑一年的时候,辽东降下了暴雪,关中发生了地震,甚至祖宗的陵寝都出现了漏水,这让朕战战兢兢,灵佑二年的时候,关东的大河决口,关中收成不好,灵佑三年的时候,豫州发生了蝗灾,现在关中又发生了洪水。 这是大汉天命在提醒朕了,朕很是忧虑啊。 连年的灾荒,宣成年间的储蓄在消耗,朕听说长安之外的百姓脸上带着菜色,这多么的令人感到哀痛啊。 朕期望着关中可以丰收,使关中的百姓可以解决饥饿,洪水却冲垮了农田,断绝了百姓的收成。 诸位公卿大臣啊,你们对此可有什么办法吗? 如果有,不要隐瞒,当面告诉朕即可,君臣之间互相坦诚,才能振作大汉的社稷啊。 朕在这里告诉诸位卿臣,朕的侍中龙卿向朕提议,‘应该派遣使者到关中的各个郡中。 去慰问遭遇洪水侵害的百姓,去看望年老以及鳏寡孤独的人。 打开属于皇室的府库和山林湖泽,让百姓们自由的去其中捕鱼打猎、摘取果实等,将那些肥沃却空置的土地交给贫民去耕作。’ 朕以为龙侍中的意见是对的,朕是百姓的君父,他们不能活下去,是朕这位皇帝的错误啊。 朕需要这样的提议,诸位卿臣同样可以提出。 朕还以为,关中受到灾害的郡都应该免除这两年的赋税,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 朕听说士人对朕的近侍有一些误会,这是不利于关系和睦的。 素王在《王道》中说‘股肱大臣之间和睦,天下万事都不忧心’,现在朕的近侍和臣子不和睦,这难道不是使君父痛心的事情吗? 以后不能如此了! 就按照这些去公布,让天下人都知道朕的意思。” 刘阳的意思很明显,现在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灾祸,肯定是有妖孽诞生,我这个当皇帝的可能有问题,你们这群公卿同样跑不了,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天灾是我们管不了的,但处理天灾造成的后果却是可以的,若是这个干不了,那就该滚蛋了。 皇帝这一道谕旨,一方面经过朝廷的官府去颁布,一方面经过绣衣直指直接去颁布,而且直接到流民聚集之地去颁布,达成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立刻安抚了许多流民的情绪,使得百姓的注意力从皇室的身上转移开。 招抚贫民进入皇室的土地之中耕作,这其实和羽林孤儿有些像,后世有所谓的皇庄,实际上就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些百姓的身份从大汉百姓转变为皇帝的私人佃农,可以不走朝廷税收而是直接进入皇帝的内库之中。 即便不说和皇室之间的亲近关系能带来什么政治上的好处,仅仅赋税上的差距都让人心动不已,因为没有官吏这些中间商在其中盘剥,就算是税重几倍,最后的结果依旧是皇庄赋税轻,而且还没有随意摊牌的徭役。 这就是许多百姓宁愿成为豪族的佃户,成为一个“不存在的人”,也不愿意编户齐民成为朝廷百姓的原因。 皇室威望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朝廷对洪水的处理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朝廷经过连续的天灾,实际上已经快要失去处理这场洪水的能力了。 正如皇帝诏书中所说的那样,连续的天灾让百姓的脸上出现了菜色,实际上这正是因为朝廷粮食不够。 朝廷的府库总是要留下一部分备粮的,尤其是军需仓。 万一关东有叛乱,四边的蛮夷进犯,结果朝廷没有粮食为出征大军准备,那可真就该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