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同一道天雷在李斯耳旁炸响。 李斯陡然变色,如中电殛。 众人皆惊! “荀子,一代大儒,儒法并举,李相不该忘记吧?为何所学仅用了一半?” 嬴钰疾言厉色,声调陡然拔高,“难道李相欺师灭祖? 刻舟求剑,故步自封,误国误民!” “我没有……” 李斯瘫坐椅子上,一脸惨白。 众人皆震惊的看向乳虎少年,如山如岳,渊渟岳峙。 笔直的站立如一把标枪,更如一把一往无前、斩天灭地的利剑。 “荀子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法,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 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 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 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 礼法并举,王者之事毕矣。 也只有此种功业,陛下,才能真正超越三皇五帝!” …… “李相,嬴钰说的可对?”嬴政森然道。 “陛下,臣学艺不精,不敢儒法并举,仅沿袭了商鞅法治,的确仅用了恩师的一半……” 李斯噤若寒蝉,跪地稽首,“一旦变法,又将血雨腥风,老臣怕呀…… 而且,老臣无能,并不知具体该如何变啊?” “陛下,此怪不得李相! 在天下一统之前,若非李相彻底贯彻法治之霸道,定不会有今日之天下归一! 嬴钰继续道,“甚至,天下一统后,推行三公九卿,举国郡县,甚至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若非李相铁血手腕,断不会形成今日的大国运行机制。 况且,儒法并举,并无先例。 只是,大治天下期间,切不可墨守成规,不可偏废。 当年,商君锐意变法,乃求变图存,今日我们将再一次打破常规。 儒法并举,刚柔并济,冰炭同器,阴阳平衡,方为治世大道。” “嗯!”嬴政淡然道。 李斯也长长的出了口气,甚至多了一丝感激。 没想到,嬴钰会主动开脱,而且客观公允。 “阳儒阴法”,是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大一统思想制度,这是一种外松内紧的统治策略,表面仁政,实际法治。 “阳儒阴法”,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种成熟的治国策略,它代表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政治心态,既避免了儒家的柔弱,也避免了法家的严酷。 “阳儒阴法”,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与历代儒客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嬴钰,再次成为众臣的焦点。 扶苏心中一黯:“我怎么就没想到,让儒家成为服务皇权的工具呢?” …… “只是,如何独尊?如何抑制? 儒道管心,律法管行,很有可能制造出一批口里不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啊?!” 冯去疾轻飘飘的一语,让对面的博士们目眦欲裂,怒目相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