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的确极大地威慑了森林里的部落,他们一群乌合之众也早已分崩离析,他们今后应该不会再来进犯。” “但我觉得我们据守原地未免有些太过于保守,我觉得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大肆扩张,将我们的势力辐射出去。” “但我觉得仅靠我们这营地里的一千多人有点单薄,我们现在急需人口,大量的人口!森林里的蛮族部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据我观察,他们与我们基本没什么区别,如果能够争取到他们作为盟友,那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补充兵员还是加快发展。” “所以我们要趁着当前的势头,进入森林,收编蛮族们,甚至可以建城!” “当我们有了城池作为基本盘,有了大量的人口作为后备力量,那我们只需要逐步推进就可以征服这些蛮族,征服这片大陆。” 房长歌点了点头,看向李承洲:“公子,你们今天应该已经见过了,这是老夫收的最后一个徒弟,最为聪慧,能文能武。今后必定能够成为公子的一大助力!” “青烟刚刚说的和我想的差不多,当然公子说的也没什么问题。” “我也是觉得要团结蛮族,但不是与他们结盟,而是想办法彻底收编同化,简单的结盟并不能保证他们一直站在我们身后。” “建城确实是应该的,这也是彻底同化他们的手段。将所有人分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由熟练的工匠带着他们,帮助我们发展自身,对于部落的酋长统领这类,统统吸收进军队。将部落的成员和领袖之类的人物分开,这样能够尽最大程度地避免他们反水。” “我们还要让他们感到呆在我们城市中远超在部落中的时候,才能让他们自愿留下。留下的人多了,才能发展农业、矿业,制造武器装备,发展经济。” “但这都是建城之后的事,我们目前应该注重于如何将他们吸收进来,和我之前说的一样,要让他们感受到在我们这儿的便利和安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算他们回去也会再次回来,甚至带来更多的人。” “我们也可以培养如战斧那样的人,帮助我们宣传,带动更多的人来到我们阵营。” “现在我们还要讨论一下建城的事宜。一个方法是以我们营地为基础,进行扩建,改建成沿海城池。另一个方法是在海渡口建城,以后可以发展成要塞之类的。” “公子你怎么觉得?” 李承洲觉得范青烟和房长歌说的非常有道理:“我觉得你们说的对!对于选址我觉得就在沿海吧!沿海贸易发展起来可以快速发展经济,以后或许需要打经济战。” 李承洲说完后发现大家都在看着他,蒙彪率先开口“这个所谓经济战?” 李承洲明白过来,秦朝的时候可能对于经济战关心的不多:“这个经济战就是通过货币的方式,掠夺敌人的财富。这个也挺复杂的,不过在沿海建城应该会比较好,我也观察了一下,这一片也算是比较好的港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