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嗯,那就这样定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撒起网来更带劲了。 海里到处是悠闲地游来游去的鱼群,很快,渔船里就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 在这样渔业不够发达的古代,海里有的是鱼,要不,之前妇人们去赶海哪能随随便便就有收获? 把渔船划到海边沙滩上栓好,大家伙跑回去拎来捅端来盆,家家户户分了二三十斤的鱼。 这下村民们又有得忙了,汉子们去竹林里一捆捆地砍来竹子,家家户户在院里搭起了架子晒鱼干。 当天下午,冯永胜便乐呵呵地上许景洛家里来了,远远的就笑容满面地开口 “洛丫头啊,我们几个家族都商量好了,一致同意买船买网。” “如此一来,还得辛苦洛丫头去城里跑一趟,把这些东西买回来。” “冯大叔,进来坐,咱慢慢说。” 许景洛把冯永胜请到院里凉篷下坐了,倒了杯水递到他手里,两人边喝水喝聊。 许景洛拢了一把头发,不急不缓地开口。 “买渔船和渔网的事挺容易的,就在大河边,买好之后直接顺流直下就回到村里了。” “铺面也有,等城里的宅院修好就带了三间铺面,东西一运进城就能售卖,眼下最紧要的还是修路。” “嗯,洛丫头说得对。”冯大叔点了一下头,沉思道,“这个事我们细细思考过了,修路,买船打鱼,还有织斗笠蓑衣这三桩活,得一起干。” “这样的话,等路修好之后,海货也晒得足够多了,斗笠蓑衣也屯积够了,届时,把这些东西运进城,直接就能把铺子开起来。” “好想法。”许景洛夸道,其实,这也正是她心中所想。 地里的活干得也差不多了,届时就能详细分工,修路和打鱼让男人们去干,织斗笠蓑衣让女人们去做,都是吃苦耐劳的乡下人,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那明天要是天气好,我就带几个人进城买船和渔网去。” “才回来又让你跑这一趟,实在是辛苦洛丫头了。” “无事,反正我也闲不住、坐不住,就爱四处跑。” 说完这个事,许景洛又想另外一件事。 “等铺子开张后需要几名人手,泽庆哥和泽松哥都认字且在外经商,这铺面开张后就由他俩来做掌柜。” 冯泽庆,冯泽松,两人是冯永胜的大儿子二儿子。 年纪三十来岁,都娶妻生子了的,南周未亡国前,他们一直在镇上做生意,很有经商的经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