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丞相如此?这与甄姐姐何干?”刘禅连忙问道。 黄皓继续解释。“甄姑娘家是商贾之家,生意做的大,整个天下都有甄家的生意,咱们巴蜀也不例外,可丞相以低价强购甄家的粮食本就已经十分过分,还要求十日内送达培水关,甄家的马队不过是遇到些险要,耽搁了几日,丞相竟重罚甄家…还要将甄家在巴蜀的生意统统查封,甄家所有的族人统统缉拿,如今已经缉拿一多半了。” 刘禅一怔… 甄荣的哭声更大了,刘禅哪里能受得了这个,连忙道:“那…朕去跟丞相说说,让他别责怪甄家可好?大不了…让他责骂朕几句也行啊?” 甄荣委屈的说,“当初荔枝道失守,葭萌关失陷,百官劝谏,陛下以太子身份替先帝下诏命,要饶过马谡,可丞相不管不顾当即就斩了马谡,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陛下是军,丞相是臣,可陛下的话,丞相何时听过?若是只发一封诏书,那此事定然也是不了了之,我甄家…甄家这么多族人就…就…” 黄皓在一旁阴恻恻的添油加醋,“是啊,丞相是有些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他明明知道陛下与甄姑娘的事儿,却还如此…这…这会不会是有别的意思啊?” 黄皓这话,一下子把刘禅说谎了。“那…那丞相是什么意思?” “手握重兵,再除掉甄家立威,这是在试探陛下的底线哪!若陛下什么也不做,那保不齐…几个月过后,这蜀汉是姓刘?还是姓诸葛呢?” 刘禅一惊,他连续的摇头,“不会,相父不会对蜀汉不忠,他是在父皇的遗诏前发过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相父有自立之心,那时候,他…他就自立了!” 甄荣抽抽搭搭的说道:“有没有可能是那时候,丞相的威望不够呢?那时候,蜀军连连败退,军心涣散,就算自立又能如何?可如今…他打赢了曹羽,那…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刘禅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朕…朕还是不信!” 黄皓继续添油加醋,“陛下不妨试一试,陛下下诏,让丞相班师回朝商议甄家一事,若…若丞相拒绝,依旧对甄家下手,那他就是有自立之心…” “若相父回来?且听朕的,不对甄家动手呢?” 黄皓继续道:“那陛下就能放心了,陛下的甄姐姐也不用啜泣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刘禅心觉有理…他眨巴了眼睛,“对…对,就这么办!” … … 一日之后,诸葛亮惊愕的拿着圣旨,他质问蒋琬。 “如今我军方才击败曹羽,士气大胜,如此关头国内有何急事,为何要急切召我回朝?若我回朝,前线将士们将如何自处?将士们的士气将如何存续?” 诸葛亮痛心疾首。 蒋琬痛惜的说:“我等也曾力谏,然而陛下执意如此…似乎,似乎与丞相为难甄家有关。” “他们有可能是奸细啊!”诸葛亮忧心而蹙眉…他痛心地说,“一定是宫中那位甄家姑娘蛊惑陛下!” 杨仪怒道:“陛下身边那黄皓也不是什么好鸟!” 魏延冷然道:“陛下这么小就失了父亲,丞相又素来严厉,杨主薄未经陛下之苦,如何能体会陛下与身边宦官的情义呢?” 一改往昔的严厉与尖锐…魏延的态度让杨仪惊讶。 “丞相…”蒋琬也劝道:“臣也知道,眼下三军士气高昂,均欲立功,若奉命而退…怕是以后再难寻觅这么好的士气了,依臣之见,丞相不妨暂不回复,臣想陛下复命时搪塞过去,以陛下对丞相的尊崇与敬畏,定然不敢怪罪。” 杨仪立刻赞同,“蒋主薄言之有理…” 魏延感慨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说得过去。” 然而… 诸葛亮却只是痛心地望着那道圣旨,沉默不语! 敬畏… 他担得起陛下的敬,却如何当得起陛下的畏呢? 这世上只有臣畏君,哪有君畏臣? 终于,诸葛亮张口了,“我回去…” “丞相…”众人齐呼。 诸葛亮无可奈何的说,“我们皆是大汉之臣,若佣兵抗命,是欺凌陛下,如何对得起先帝之遗诏,不忠不信又如何取信于民,何以号令大军!” 言及此处,他无奈的望向天。 口中喃喃:“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陛下身边有小人,罪责在我!咳咳…” 说到最后,诸葛亮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他捂住嘴,压低声音…半晌过后,方才虚弱的放下手,手上殷红点点… 他默然地凝视着手中的血迹!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