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成王败寇,史书是由胜者书写的-《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2/3)页

    讲到这儿,诸葛亮顿了一下。

    更大的担忧与悲鸣感像是一下子席卷了他的心头。

    “十五岁时的曹羽就能讲述出这番话,可见他深悟《孙子兵法》的精髓,可如今的,云长水淹江陵大捷不假,却失了这‘道’、‘天’、‘地’、‘将’、‘法’!”

    “从道义上看,停战协议尚未足期,他便率先出击,此为不‘道’,水淹江陵…淹死无数百姓是为不仁,将不仁,‘天’又能何佑?而…江陵距离巴蜀千里之遥,粮道的运送更是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一不小心就会断绝粮道,更是难以驰援,此为失去了‘地’利…而‘将’、‘法’…或许云长是文武双全,可…可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便是‘傲’,这样一场大捷,足够把他心头的傲气尽数激发出来,与曹羽这样的对手决战…若是有稍微的‘傲’气,那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招致功亏一篑!”

    诸葛亮的哀婉痛惜…

    就宛若能预测到了关羽的结局一般。

    倒是…杨仪。

    他微微摇头…却是默不作声,他还是觉得…丞相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关云长是大捷,从决战的战略层面上讲,这是给巴蜀与大魏的决战开了个好头。

    “不行…”

    诸葛亮伸手扶住窗户,猛然间席卷全身的巨大虚弱感,使得他必须倚靠外物才能站稳脚跟,“我必须即刻报送主公,云长危矣,必须使人赴江陵替关公回。”

    话音未落…诸葛亮已经快步走出丞相府,走至街道处。

    却听得马儿驶过,一名御使翻身下马,正在街道间大声宣读着陛下的诏书。

    ——“陛下有旨,吾弟关云长水淹江陵,重创曹军,威震华夏,响彻寰宇,特敕封为‘北狩侯’,即刻北伐…破襄樊,取洛阳!”

    诏书落下…

    ——“君侯威武!”

    ——“君侯威武!”

    ——“君侯威武!”

    不知道哪里传出一道道声音,紧接着传出的是山呼海啸之声。

    可偏偏这样的声音,让诸葛亮担忧的情绪升腾至顶点。

    下意识的,诸葛亮凝紧了眉头,他询问这御使,“陛下在何处?”

    “陛下已经去梓潼前线,陛下嘱咐过,让诸葛丞相好生养病,成都事物交由尚书令、中护军李严将军执掌…”

    御使的话对于诸葛亮而言,无异于雷击!

    “踏踏…”

    行尸走肉般的迈出两步,诸葛亮仰望天穹,口中轻吟:“关公危矣,关公危矣!”

    …

    …

    荆州,襄阳城。

    周瑜揉了揉太阳穴的位置,试图缓解疲倦,他感叹道。

    “还是低估关羽了…五年来建立的防线,竟是经不住一场江水的冲刷,看起来…五年来…这关云长也是在时刻准备着东出夷陵!”

    “是啊…”陆逊感慨道:“这一战可把关云长的风头打出来了,自打陛下加入曹营后,大魏还从未败过,这一败可成全了关云长威震华夏之名!”

    “可惜了江陵全城的百姓…还有,五千驻守的士卒!”周瑜依旧是自责不已。

    尽管关羽水淹江陵时,他刚刚从洛阳赶回…

    可终究是他没有察觉江坝的异常,这一战的责任,他必须背。

    但…

    周瑜一阵痛惜过后,嘴角咧开,笑出声来,“伯言,江陵之不幸,我周公瑾之不幸,却是你之幸事啊!”

    “我?”陆逊反问…

    “正是!”周瑜颔首道:“陛下若无缘无故的撤换我这大魏水军大都督,那势必会引起关羽的怀疑,打草惊蛇,现在好了…趁此大败,正是时候,将我裁撤,换你上任…如今关羽得胜之师,定然不会将你放在眼里,全力攻伐…而这里…”

    周瑜的手指向荆州地图中“荆南四郡”,他的嘴角已经完全咧开,“关羽注定北上,绝不会南下,荆南便是我等反攻关羽,截断关羽退路的良机!”

    陆逊眼珠子一定…

    他是绝顶聪明之人,周瑜把话提醒到这份儿上…他自然知道,周瑜的图谋,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这是一场比赤壁“周瑜打黄盖,更痛彻心扉”的苦肉之计!

    “周都督,这一战或许能成全我的名声,却也让周都督背负一个不光明的骂名了。”

    “哈哈哈哈!”周瑜大笑:“成王败寇,史书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

    …

    ——“周公瑾乃大魏之耻!”

    从这么一句劈头盖脸的痛骂声中,一场汉中霸府官员全员参加的军师拉开了序幕。

    特种兵团的姜维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的军事会议,但还是很快听说了荆州处的惨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