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不是这新政闹得!” “我可听北方来的商贾们讲,北边的皇上继位时也颁布出个什么新政,可那时人人拍手叫好…整个大魏十二州的百姓,就没有不拥护的!” “咳咳,别说这个,我还听说北边的将士,每月的俸禄都是一大袋粮食,够家里五个人吃的,除此之外,每年还发二十匹布,岁末还有饷钱…可咱们这儿,唉…” “哼,打个屁的打,天下变成只一个皇帝不好么?咱们都有好日子过…” “嘘!” … … 巴蜀,丞相府。 尽管面容憔悴,可诸葛亮尤自紧盯着面前的舆图…手不时的在金牛道、荔枝道、米仓道中划过。 他神情痛苦,时而闭目冥想,时而…睁大眼睛。 “曹子宇啊曹子宇,你的目标究竟是金牛道?荔枝道?米仓道?还是…” 最终…诸葛亮的手顺着这些蜀道向下划…划到了梓潼,划到了巴中,划到了夷陵…最后划到了成都。 他像是骤然明悟了什么…“…是成都么?” 刚刚言及此处… 门外侍卫大声禀报:“禀丞相,魏延将军、马谡参军到…” 话音刚落… 马谡与魏延已经迈步而入。 “丞相!” 两人向诸葛亮行礼… 诸葛亮轻轻挥手示意,目光则已经凝在这成都一处。 考虑到曹子宇最擅长的攻心之法,眼前看到的战略部署…多半只是表象,而深层次的,可以攻心的地方或许是成都… 他一定会选择从内部瓦解。 是离间君臣的关系么? 还是别的? 诸葛亮想到这儿,魏延的声音传出:“丞相,陛下加封黄权为蜀郡太守,赐李严尚方斩马剑,军前部署可先斩后奏,我看丞相…是快要被陛下给架空了!” “魏延…”诸葛亮眸光深邃,他宛若想到了什么,抬眼喝问:“你这是在挑拨君臣关系!” “啪嗒”一声魏延跪下,“末将不敢!” 他继续道:“丞相啊,现在朝中流言暗传,说是陛下想让李严取代丞相的位置!” “魏延!”诸葛亮豁然起身,他怒道:“你耳中为何总听这些乌七八糟的流言,魏延哪,伱可知道那曹羽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攻心哪!未经战役却内部瓦解敌营中的信任,这是他一贯的谋划风格!” 诸葛亮的语调加重,“魏延哪,你的上将是陛下敕令的,你除了对陛下忠心效命之外,不该再有其它妄自猜想…让那曹羽有可乘之机。退一万步说,就算陛下擢李严为丞相,那又未尝不可,我们身在川蜀,就当要倚重蜀中才俊!” “丞相…”见此间的气氛冷峻,马谡连忙解释道:“魏将军也是为丞相担忧啊!” “幼常啊!”诸葛亮眸光抬起,他一边捂着额头,一边款款道:“如今…决战在即,即便是我与陛下在战略上有所差异,但陛下就是陛下,陛下一声号令,我等就应该无条件的遵从,倘若心生怨意,那势必会被曹羽利用,他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这个…幼常…你替我拟一道奏表,就写‘臣向陛下请罪’!” 啊…请罪? 马谡连忙反问:“丞相有何罪呀?” “你就说,陛下伐魏是顺天讨逆,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决心与坚持,臣下一时愚钝,没能体会陛下的用心,屡加劝阻,臣追悔莫及…特请辞去丞相之位!” 诸葛亮的话让魏延一怔… “丞相,不可呀!” 倒是马谡,他眼珠子转动,“知道了,臣这就去请命!” 魏延还想劝,却被马谡拦住,两人一道向外走。 走到门前… 魏延甩开了马谡的胳膊,“幼常,你为何不让我劝?” 马谡又一次拉住了魏延的胳膊,将他拉到无人处,“丞相这是避免蜀汉朝廷中的内斗,这些年我每每研读此前曹羽的每一次决策、战略、部署,对其攻心之法也有所体悟,《孙子兵法》中提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曹羽最推崇的…而要达到这‘不战而屈人’的目的,就一定会采取攻心之法,利用舆论、声势…诱使巴蜀内部互相攻击,这不正是他的目的么?” “噢…”魏延似懂非懂的点头。 马谡继续道:“丞相的高明之处就是这一封请罪的诏书,有此诏书,反倒是使得我蜀汉君臣和睦,让那曹羽的诡计胎死腹中!陛下也更不可能罢免丞相之位!” 这下,魏延挠了挠头,他好像懂了…“你的意思是,丞相这是以退为进!” “正是!”马谡颇为自信。 魏延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原本以为荔枝道就一个赵子龙绝难驻守,如今看来,有你的辅佐,荔枝道可保万无一失!” “哈哈…”马谡笑道:“我自幼熟读兵法,又是丞相的亲传弟子,我守荔枝道…那就宛若丞相亲自守,可保万无一失!” 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