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制作象车(2)-《九品寒门》


    第(2/3)页

    此二人正是舒小六的两个儿子。舒小六本来也不识得什么字,这两个儿子一直就没有正式名字,一直呼唤乳名。大奴和二奴小时候不怎么学好,游手好闲,光做一些小偷小摸之事。直至后来竟联合大盗偷了舒家庄筹建庠学的钱。幸亏舒晏想了法子,将自家的房子改做庠学,请若馨做了助教。大奴、二奴也改过自新,趁便去上了学。自家孩子学了好,舒小六欢喜,就给两个儿子分别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舒金,舒银。

    此次这兄弟二人来到洛阳,也是专门奔舒晏来的。前些时,舒晏曾经给若馨去过一封信,想要撮合他与阮水结合。

    若馨也跟舒晏一样,只把阮山兄妹当做一个匆匆的过客,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还能再见面,而且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南越女娃竟有意于自己。他当然十分欢喜。虽然已是弱冠之年,可是忧虑到自己还非常的清贫,阮家兄妹怎么说也是为朝廷做事的人,难道真的不会嫌弃自己吗?晏哥一心为我着想,会不会没有考虑人家的感受,太一厢情愿了?况且,自己与晏哥虽然是异性兄弟,可却胜似一家。自从姊姊死后,作为兄长的他一直孑然一身,没有成家,我作为弟弟的哪能僭越到兄长之先?

    若馨打定主意,便不敢贸然应承。他写信给舒晏,一是借口自己作为弟弟,成家之事不能先于哥哥;二是推脱自己乃一介布衣,配不上阮家女子,请兄长慎重考虑。

    夏春也要写一封信给舒晏。原来舒晏自从去到洛阳之后,与家里的书信不断。可是在调任车府令之后,一直未与家里通信。舒家庄可算等到了舒晏的来信,信中却只字未提他自身的近况。夏亭长不放心,便自己口述,让若馨另外代写了一封信。夏春写此信的目的,不光是询问舒晏的近况,更重要的是将家乡庠学的情况反映给舒晏,让他出面想想办法。

    自从汝阴除国复郡以来,邱守泰由国相变为太守。身份有了转变,可是贪腐之心却一点没变。照旧在收支两条线上下功夫。在赋税方面刻意歪曲标准,明暗相兼,明的应付朝廷,暗的中饱私囊;用度上却能减则减,尤其是在庠学支出上。在最初的两年,汝阴各地庠学的开支完全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自从舒晏得知这个情况后,多次与邱守泰交涉。邱守泰碍于舒晏在朝中为官的缘故,不敢不予以理睬。饶是这样,助教们的薪俸也只按底限,且常常以各种理由搪塞不发放。

    这不光是舒家庄一地庠学的事,同时更涉及到整个汝阴郡所辖八个县数十所庠学。有不少助教因为薪俸的问题难以为继,无奈选择了离开。

    因为夏春担任着舒家庄亭长的职务,本来他可以通过官家驿站把这两封信发到洛阳去,却又觉得似乎不大妥当。可巧近日本乡的一艘商船要向北行,但并不到洛阳。舒银正在家里烦闷得不得了,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撺掇哥哥,两个人一起自告奋勇要亲自去洛阳走一趟。夏亭长当然欢喜,当下就给他们凑了盘缠。先让那艘商船捎他们一段路,余下的让他们花钱坐客船继续北上洛阳。

    舒金比较本分一些,就想依着夏亭长的嘱咐去做。可是舒银却不那么想,他出来的目的就是想痛快地玩一玩。离开了家乡,见识了各色新奇的事物,禁不住心痒,又控制不住自己,只两天光景就将所带的盘缠花光了。舒金虽然狠狠地将弟弟埋怨了一顿,可终究于事无补。在异乡没了钱,可以说寸步难行。以他们小时候偷窃的伎俩,随便弄点去洛阳的盘缠钱还是很容易的。不过他们已经改过自新,立志不会再去做那种勾当。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两个人遇到了这艘运送木材到洛阳的货船。他们找到船主,请求搭船去洛阳,并且愿意以付出苦力来报答。船主看这两个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很可怜,便同意了这个交易。

    舒晏并不急于看两封信的内容,而是将它们装在怀里。他让张弛驾驶着轺车,自己跟舒金、舒银走在后面,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一边押送着两根檀木。舒晏也把自己的近况跟两个人说了,二人也不太明白尚书郎跟车府令具体有什么差别,总之就觉得能在朝廷里做官就是了不得了,整个舒氏家族都跟着添光增彩的。

    一行人沿着大路通过了高高耸立的外郭城门,见城门内外熙熙攘攘交通着无数的行人车马。舒金、舒银习惯了汝阴那样的矮小落寞的城池,如今见了此番盛景,不禁惊悦万分。

    “洛阳果是天子脚下,想我汝阴的城置,恐怕是百不及一这里的。”

    “何止是城置,再对比这人流,单城门内外目力所及到的,就足以抵得上汝阴全城的人数了。”
    第(2/3)页